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受胜果尊者(30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零玖尊

受胜果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受胜果尊者铜像

诗 偈



日如流水月如梭,等闲光阴易消磨。

年华富盛创成就,休等头白泪滂沱。


偈解


时光如流水,匆匆流逝,容易消磨。要趁着年富力强,成就一番事业,不要等到老去才徒留遗憾,泪眼滂沱。


此偈教导我们,人生一世,时光极为短暂,既然已经听闻佛法,就应当精勤修行,绝不让时光空过。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神态严肃,左手抱抚膝,右手持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零玖尊受胜果尊者,即佛果克勤禅师(1063—1135),宋代临济宗僧。四川崇宁人,俗姓骆,字无著。



尊者生于书香之家,博学能文,幼时于妙寂院依自省出家。受具足戒后,于成都依圆明学习经论。后至五祖山参谒五祖法演,蒙其印证,尽领其佛法奥意。师与佛鉴慧勤、佛眼清远,被誉为丛林三杰,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


政和初年至荆州,当世名士张无尽礼谒之,与之谈论华严要旨及禅门宗趣。复受澧州刺史之请,住夹山灵泉禅院。后因枢密邓子常之奏请,敕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


政和末年,奉诏移住金陵蒋山,大振宗风。后居于金山,高宗幸扬州时,诏其入对,赐号“圆悟”,世称“圆悟克勤”。后归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示寂,世寿七十三,谥号“真觉禅师”。弟子有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禅门龙象。


曾于夹山之碧岩,集雪窦重显之颂古百则,编成《碧岩录》十卷,世称“禅门第一书”,该书原为其弟子宗杲视为秘传不授之书,以火焚毁,后世重刊。此外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二十卷。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尘劫空尊者(33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尘劫空尊者(33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帝须罗汉

一天清晨,帝须来到一个地名叫阿练若的地方游猎,看见一名叫无德的比丘端坐在林中。这时,有只大象用鼻子从树上折下一段树枝,来到比丘身边,轻轻挪动树枝送上凉风。帝须看了十分羡慕,自言自语道:“我何时也能像这...

禅诗欣赏——迷失皆因一念差

禅诗欣赏——迷失皆因一念差

返本还源【明】浮峰普恩禅师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遮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什么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怎样证悟我们的正如佛性?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玄妙可寻可...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达摩真尊者(30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达摩真尊者(30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素食|放下

素食|放下

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晚晴集》本日食单莴笋炒木耳鸡枞菌烧豆腐烤地瓜小饼-莴笋炒木耳-材 料莴笋1根、木耳几朵、胡萝卜半根、盐适量、生抽一勺、油适量做 法1、黑木耳提前浸...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偷犛牛——《百喻经》经文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踪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