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受胜果尊者(30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零玖尊

受胜果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受胜果尊者铜像

诗 偈



日如流水月如梭,等闲光阴易消磨。

年华富盛创成就,休等头白泪滂沱。


偈解


时光如流水,匆匆流逝,容易消磨。要趁着年富力强,成就一番事业,不要等到老去才徒留遗憾,泪眼滂沱。


此偈教导我们,人生一世,时光极为短暂,既然已经听闻佛法,就应当精勤修行,绝不让时光空过。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神态严肃,左手抱抚膝,右手持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零玖尊受胜果尊者,即佛果克勤禅师(1063—1135),宋代临济宗僧。四川崇宁人,俗姓骆,字无著。



尊者生于书香之家,博学能文,幼时于妙寂院依自省出家。受具足戒后,于成都依圆明学习经论。后至五祖山参谒五祖法演,蒙其印证,尽领其佛法奥意。师与佛鉴慧勤、佛眼清远,被誉为丛林三杰,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


政和初年至荆州,当世名士张无尽礼谒之,与之谈论华严要旨及禅门宗趣。复受澧州刺史之请,住夹山灵泉禅院。后因枢密邓子常之奏请,敕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


政和末年,奉诏移住金陵蒋山,大振宗风。后居于金山,高宗幸扬州时,诏其入对,赐号“圆悟”,世称“圆悟克勤”。后归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示寂,世寿七十三,谥号“真觉禅师”。弟子有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禅门龙象。


曾于夹山之碧岩,集雪窦重显之颂古百则,编成《碧岩录》十卷,世称“禅门第一书”,该书原为其弟子宗杲视为秘传不授之书,以火焚毁,后世重刊。此外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二十卷。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临终偈【宋】王随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这是北宋时宰相王随的临终偈语,他谒首山省念禅师而开悟,这首偈语则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超脱。对世人来说,生死无疑是件大事。可是“无常迅速”,生...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磨大石——《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释义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戏牛,结果只能当玩具,没别的用处。在...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武帝兴缘,构迷津之宝筏;誌公启教,悬黑道之明灯。梁皇宝忏是中国佛教一部影响深远的大型忏法,乃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郗氏生前嗔嫉杀业过重,死后堕落蟒蛇之身不得解脱,武帝为救拔其苦,依誌公禅师之言,邀请天...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在《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第二卷中,有一段佛陀与波斯匿王的问答,用以显示见性不迁不灭,是“十番显见”一段经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义理颇深。但其中波斯匿王描述自己四大五蕴假合之身有生灭、迁移的文字,却并不难懂,...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师讳演音,字弘一,号晚晴老人(别署甚多),浙江平湖李氏子。初名广侯,一名息,字叔同。清光绪庚辰(一八八六)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父筱楼公,以进士官吏部,晚耽禅悦,乡党称善人。师幼而颖异,娴大悲、往生陀罗...

禅诗欣赏——奔南走北欲何为

禅诗欣赏——奔南走北欲何为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奔南走北欲何为,日岁光阴顷刻衰。自性灵知须急悟,莫教平地陷风雷。一次,布袋和尚路过集市,见市人摩肩擦踵,行色匆匆,遂发出感叹,吟出了这首诗。“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