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凡夫烦恼很多,好比面临一万个敌人,而发心修道,则等于是一个人要与一万个敌人作战。既然发心要断烦恼,那就要打起精神,披上铠甲,誓与烦恼敌人作战。心里或者胆怯懦弱,害怕打不过敌人,或者半路就退下来,或者失败被打死了,或者打胜仗回来。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凡夫想学佛道,心一定要坚持,用戒、定、慧三种力量,决定可以战胜诸魔。前面讲打仗,要披挂铠甲,等于严持戒律。想要降伏诸魔,先要严持戒律,不能令心意动摇。


心如果坚持起来,就不会有怯弱之意,这是譬如持戒的力量。心坚持不会动摇,精进之力、勇锐之气发出来,只有往前精进,不会半路而退,这是譬喻定力的力量。想打胜仗,不可畏惧前面的境界,假如不把一万人当一回事,决定不会战败,这是譬喻智慧的力量。


烦恼八万四千,各式各样,根本烦恼包括贪、瞋、痴、慢、疑五个,枝末烦恼无量无边。烦恼魔,加五阴魔:色、受、想、行、识,再加天魔、死魔,叫做“众魔”。众魔虽然很多,但是用戒、定、慧三种力量,可以使令众魔破灭,从而进一步证得佛道之果。



六波罗蜜中,就有精进一项,包括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三种。


披甲精进,披菩萨大心之甲,不怖种种难行。披甲是比方,披上盔甲来打仗的意思,我们要行菩萨道,先要断自己的烦恼,同时要利益众生。断自己的烦恼,不是容易断的,因为自无始劫来积聚的烦恼实在太多,要想把烦恼断掉,实在和打仗差不多,所以要披甲,勇猛精进,要打胜仗,不能打败仗。


摄善精进,勤修善法而不倦。摄持一切善法,大的善事要做,小的善事也要做。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每天做一点小善事,积少成多,就变成大善事,要勇猛精进去做。


利乐精进,劝化众生而不倦。能令众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得到佛法的快乐,叫作利乐,要勇猛精进地利益众生。


我们用功,就是要了生死,生死是无量劫以来的生死,悠悠泛泛,马马虎虎,怎么能把无量劫的生死了脱。因此不能懈怠放逸,要勇猛精进,烦恼才能断掉,生死才能了脱。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色欲障道

天魔娆佛

无着得道

意马莫纵

正观敌色

欲火远离

心寂欲除

我空怖灭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像四幅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与观音、文殊、普贤共称佛教四大菩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为其道场。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下)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下)

一实相印一实相印,即诸法圆满真实的理体,离言诠,绝对待,平等一味,无二无别,远离一切虚妄的无相之相。如《大涅槃经》第八如来性品说:“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思益梵天所问经》说:“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

禅诗欣赏——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禅诗欣赏——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送童子下山【唐】金乔觉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童子耐不住山院清寂想回家了,也许是因缘不合吧,也许...

慈孝文化节|“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一

慈孝文化节|“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一

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打拐警察团队在那些父母痛苦、绝望的寻子岁月里,打拐警察是他们的光。全国公安机关依托“打拐DNA系统”,通过积极完善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

释教三字经|传弟子 南岳思 止观法 万世师

释教三字经|传弟子 南岳思 止观法 万世师

慧思大师,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严守戒律,每天读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又因阅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后外出参访寻问禅法,常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