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深切追思传印长老


当代佛门耆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传印长老于2023年3月10日(癸卯年二月十九日)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安详示寂,世寿97岁,僧腊70年,戒腊68夏。


3月13日至17日,杭州灵隐寺于济公殿二楼举行传印长老示寂追思法会,四众弟子虔诚念佛,深切缅怀长老,祈愿长老莲登上品,花开见佛,不舍娑婆,乘愿再来!


长老是当代禅宗、净土宗高僧,一生爱国爱教,戒行精严,绍隆佛种,慈悲济世,深受教内外敬仰爱戴。长老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教育事业,为中国佛教僧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长老与杭州佛教法缘深厚,关心支持杭州佛教事业发展,曾多次应邀来杭出席活动,包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基地揭幕仪式、杭州佛学院十五周年校庆、灵隐寺千僧斋等。如今,长老虽已了脱尘缘、舍报西归,但其法幢高树、定慧等持的风范必将永留人间,弘范三界。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观照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开示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素食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阅读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故事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视频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释教三字经|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龙树菩萨幼时即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闻过成诵。他遍览婆罗门教及其它外道经文,青年时代已是学富五车,闻名南印度。少年的龙树与三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后,潜入王宫,耽于情欲为乐。后其事...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中秋佳节前,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云林公益基金会的中秋慰问活动,带着灵隐寺的净素月饼,还有灵隐寺常住师父们的殷殷心意与中秋祝福,送往杭城的多家福利机构。我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公益活动,心情十分激动。天气渐凉,...

释教三字经|为沙弥 持十戒 比丘僧 具足戒 戒二百 又五十 尼增百 戒始足

释教三字经|为沙弥 持十戒 比丘僧 具足戒 戒二百 又五十 尼增百 戒始足

第二、讲到沙弥戒了。什么叫做沙弥呢?出家的人在未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前,不管他(她)的年龄大小,男性都称为沙弥,女性则称为沙弥尼。沙弥,译成中文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意思。沙弥、...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许多人看到学佛者在接触佛法后,对世间名利情感的追逐之心不再炽盛,转而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个人修行,或是前往寺院道场护持三宝,便会想当然地将学佛视作一种消极逃避,并由此指责学佛之人未能尽到对国家、社会、家庭...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无著尊者(353)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无著尊者(35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只此浮生是梦中

禅诗欣赏——只此浮生是梦中

无题【唐】鸟窠道林禅师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赤裸裸而生,两手一撒而去。“去与来时事一同”,常人观念上总是生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