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唐道宣 精毗尼 大小乘 咸总持





唐代道宣律师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坛为人授戒,撰述疏钞解释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为中国的律祖。又因为大师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居终南山,故世称“南山律祖”, 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而中国的律宗也被称为“南山律宗”。


道宣律师以大乘菩萨的圆教义理会通《四分律》,阐发律学精要。更依天台与唯识教义来解释《四分律》,为小乘戒法注入大乘思想,奠定南山律宗的开宗基础。


道宣律师首先以大乘佛教的三聚净戒作为律学的归宿,任何一条戒律都具足三聚净戒。更进一步地,他由《四分》通大乘的看法,建立戒定慧三学圆融无碍说。三聚净戒不仅仅是三学之一,也是大乘圆融行,与三学中的定、慧互相含摄,用此推论,对于小乘戒也可圆融无碍。所以一戒一行,圆融观解,具足一切行,这样就成为大乘妙行。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造诸论 施甘露

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离文字 要亲证 有慧可 得心印

传僧璨 为三祖 信心铭 超今古

第四祖 名道信 知无缚 解脱竟

五祖忍 居黄梅 东山上 道场恢

第六祖 名慧能 传衣钵 道大行

六祖下 二禅师 南岳让 青原思

南岳下 一马驹 踏杀人 遍寰区

青原下 一石头 石头路 滑似油

分五家 派各别 临济宗 行棒喝

玄要分 宾主别 人与境 夺不夺

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曹洞宗 传宝镜 定君臣 行正令

云门宗 顾鉴咦 一字关 透者希

法眼宗 明六相 禅与教 无两样

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为沙弥 持十戒 比丘僧 具足戒 

戒二百 又五十 尼增百 戒始足

梵网戒 制菩萨 重有十 轻四八

律门祖 优波离 承佛印 肃清规

先束身 次摄心 得圆通 证道深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迁善改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格言别录》本日食单芥辣豆芽菜荠菜炒春笋蟹味菇山药胡萝卜粥-芥辣豆芽菜-材 料绿豆芽30...

禅诗欣赏——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禅诗欣赏——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这是一首访友记游诗,非但无访友未遇之失望惆怅,反而获得了畅然的禅悦。一路幽...

新闻|杭州灵隐寺举办“之江问道·加强佛教中国化学习”专题讲座​

新闻|杭州灵隐寺举办“之江问道·加强佛教中国化学习”专题讲座​

2月15日,杭州灵隐寺举办“之江问道·加强佛教中国化学习”专题讲座,邀请杭州市民宗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吴修璋作题为《做学习贯彻宗教政策法规的带头人》主题讲座,灵隐寺全体法师到场聆听。吴修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佛教最初的造像,是佛陀在世时曾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长达三月不在...

纪念|九月廿八 刘宋译经法师求那跋摩圆寂日

纪念|九月廿八 刘宋译经法师求那跋摩圆寂日

求那跋摩本是刹帝利种姓,他家曾世代为王,但父亲却抛弃荣华,隐遁山林。跋摩十四岁时,见解就已超出凡常,而仁慈博爱之心也日渐深厚。有一次他的母亲想吃野味,让他去备办,他对母亲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

百喻经故事——踏长者口(57)

百喻经故事——踏长者口(57)

踏长者口——《百喻经》经文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