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在人们的印象中,许多佛寺都是依山傍水,占尽自然秀丽景色。但是武威鸠摩罗什寺却位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武威市北大街。这使得这座千年古刹骤然成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武威藏学研究会理事吴生华先生的一句偈语道破天机:“胸中若有山林气,何妨门前车马喧”。

武威鸠摩罗什寺之所以有名,缘于鸠摩罗什大师,这位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的伟大佛教思想传播者,一路从西域走来,驻留武威,掀开了中国佛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外国僧人?

在甘肃武威,经常会听到文化圈和宗教界的人士说起鸠摩罗什大师。人们都说,鸠摩罗什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对此,记者充满了好奇。但更让记者好奇的是,鸠摩罗什是一位外国高僧,鸠摩罗什的传记也被放在“外国译经家”的类别中。鸠摩罗什大师到底是中国僧人还是国外高僧,他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并且长住武威?

《武威通志》有记载:“鸠摩罗什(344—413年),天竺(今印度)人。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命骁骑将军吕光远征龟兹,获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太元十年(385年)三月吕光自龟兹还师,迎鸠摩罗什俱东。同年九月吕光自领凉州刺史,鸠摩罗什留居凉州17年。”

《凉州文史资料》亦有记载: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在凉州17年,广泛播洒大乘佛教的光芒种子。当时的长安史僧僧肇,曾千里迢迢来凉州,在鸠摩罗什门下受业。河西各地僧人慕名而来后凉,拜鸠摩罗什为师,求教大乘之佛法。西域和中原的高僧也慕鸠摩罗什之名,络绎不绝来到后凉,跟鸠摩罗什交流研习佛学,一时使得凉州佛法之名远播中外。

以上资料可知,鸠摩罗什是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

身世传奇

去年十月的一天,记者走进鸠摩罗什寺进行求证。

鸠摩罗什寺正是鸠摩罗什大师当年驻武弘法的地方,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寺院四面临街,东临北大街,西靠平等巷,南接王府街,北至西巷子,占地面积32.8亩。寺院最早建于后凉(公元386—400年),唐代、明代和清代都曾经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目前,该寺院又一次正在修缮当中。

在现任住持理方法师的指引下,记者再一次领略了鸠摩罗什寺的全貌。鸠摩罗什寺原建筑建在自东向西的一条中轴线上。临街为三间木制牌楼,上书罗什匾额。过牌楼为小门,三开间,大起脊,四角飞檐。进小门为天王殿,两侧塑四大天王金身,正中塑韦驮菩萨和弥勒菩萨。韦驮菩萨手持宝剑,显降服群魔像。弥勒菩萨面向门外,笑口常开显欢喜。穿过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共五间,塑三宝佛、十八罗汉。绕过大雄宝殿,后面就是鸠摩罗什塔。

理方法师讲,据《祐录》、《梁传》记载,鸠摩罗什祖籍天竺,世代国相。祖父达多倜傥不群,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为避相位出家。龟兹王闻之甚敬慕,亲自出郊迎请为国师。其母耆婆为龟兹王妹,出身高贵、识悟明敏。据说一日耆婆出城见枯骨纵横遍野而有所悟,不顾丈夫阻扰矢志出家,终得受戒业禅法。时公元350年,罗什七岁,亦随母出家。当时龟兹流行的佛教多小乘学,鸠摩罗什随学的老师佛图舌弥是著名高僧,对阿含部经典研习甚深。然罗什“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诵毘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通达,无幽不畅。”

“三寸不烂之舌”

根据理方法师介绍,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在西域“龟兹”。魏晋之时,人们认为西域的“龟兹”当属“外国”。因此,鸠摩罗什一直被称为“外国僧人”。

在鸠摩罗什寺,记者看到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罗什塔,它正是鸠摩罗什大师“三寸不烂之舌”的葬舌之处。

根据《武威通志》记载:“鸠摩罗什带领弟子八百余人,译经74部、384卷,被后世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译经,非常注重原经经义和风格的创新。鸠摩罗什曾说,天竺国很注重佛经的文辞,讲求声调格韵,以能入笙弦为上乘。如果翻译只求大意相近,失掉歌以吟咏的文藻,就像嚼饭喂人,不但无味,而且令人作呕。因此,经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在义、音两方面,都算得上尽善尽美,炉火纯青,既不拮屈聱牙,又保存了“西域趣语”的特征,千百年来为僧众所喜爱。鸠摩罗什大师曾发下宏愿:“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中国佛教史》记载,弘始十五年(413年),鸠摩罗什圆寂于长安大寺。依教焚尸时,“薪灭形碎,惟舌不坏”。武威人民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建立“舌舍利塔”。

记者看到,正午时分,由于日光照射,藏经楼与罗什塔斜对,经楼门隙,塔成倒影。塔为空心,八角十二层,高32米,塔座八角,周长25米,高2米,全部条砖迭砌。塔基四周有砖砌花栏宇墙。塔底层比其他各层较高,门朝东开。塔最上层东设小龛,龛供佛像。塔顶形似葫芦宝瓶,每层都有平砖砌迭的腰檐,逐角角质翘起,风铃脆响,给人一种目眩意夺,心神清彻之感。

长住武威17年

鸠摩罗什在武威漫长的17年时间里,一面学习钻研汉语,大量接触佛学以外的汉文经史典籍,一面讲授佛经、宏法传教,为他以后从事大量的译经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学派和宗派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主持翻译或重译的经论中,《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和《大智度论》直接助长了中国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传播。《成实论》是成实宗的主要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论宗的主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主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在禅法和戒律方面,《坐禅三昧经》是第一部大乘禅法经典,《十诵律》是第一部完备的汉译小乘戒律,《梵网经》是第一部大乘戒律,受鸠摩罗什影响由佛陀耶舍译的《四分律》,唐以后至今仍然是汉地通行的戒律。另外,《弥勒成佛经》和《弥勒下生经》是民间弥勒信仰的经典。

鸠摩罗什译经传教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佛学弟子,其门下弟子号称三千。优秀者有“什门四圣”(僧肇、道生、道融、道僧)、“什门八俊”和“什门十哲”。其弟子僧肇,在鸠摩罗什圆寂之后,亦精研佛法,并建立了自己的佛学思想,被后世人称为“中国玄学大师”。

就在记者追寻鸠摩罗什大师踪迹的过程中,今年二月的一天,突然接到罗什寺院住持理方法师的电话,随即又收到他传发的电子邮件。原来,经过多方求证和宗教界最新考察:龟兹在新疆境内,即新疆阿克苏库车。这里,正是当年丝绸之路西域古国龟兹所在地。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和龟兹都督府均建于此。因此证明,鸠摩罗什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时下,在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就安放着鸠摩罗什铜像。

​​​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幸福的永世法则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幸福的永世法则

幸福的永世法则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出一个能确保人民...

大师教你看风水 好的住宅风水是这样的 你家有没有

大师教你看风水 好的住宅风水是这样的 你家有没有

古人对于风水是很看重的,因为人体的气息和大自然的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建筑物的气息也是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谁家都想拥有好的风水,因为好的风水可以带来好的运气。那怎么看风水呢?今天风水大师就告诉你好的住宅...

维生素摄入不足易患癌

维生素摄入不足易患癌

前列腺癌除与年龄、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外,体内缺乏维生素也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2摄入不足者,更容易得前列腺癌。因此,防癌要适当补充点维生素。比如,维生素D对正常前列腺...

人间1盏灯照亮地府善道路,千万不要小看供灯功德

人间1盏灯照亮地府善道路,千万不要小看供灯功德

很多人对点灯的功德认识浅薄,甚至觉得点灯没有什么作用,只是照亮佛堂而已。只有出现障碍后,就常点灯,同时颂《地藏经》,等感受到了加持力后,才会对点灯有了信心。众生因为业力不同,对外界环境的感受也不同。...

达真堪布:您还会继续去扫雪吗?

达真堪布:您还会继续去扫雪吗?

达真堪布:您还会继续去扫雪吗?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顶礼上师!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村子里,一直下雪,道路都被雪封住了,村里有一位村民每天都出来扫雪,过了一段时间,村里...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蚂蚁的可怕传说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蚂蚁的可怕传说

蚂蚁石子,一块小小的石子,如果和混凝土在一起,那它就是高楼大厦的筋骨;但如果不幸被抛弃在路上,那它就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绊脚石。仔细想想,一辈子没有被绊脚石绊过的人,恐怕不多。遇到了绊脚石,脚被绊得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