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什么意思?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经典原文】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优婆塞戒经》

【经文解释】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大智慧即大觉,亦即佛智。此为总明菩萨之义。别明菩萨之义为五:

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实。此为菩萨求智的动机。

世人求学问事业,都不外乎求安乐、免苦恼,及求知识得智慧之二种,世人的一切欲望不外此二。而菩萨对宇宙万有、法界诸法的求知,此即最高无上的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华经》言: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了知。

二、大庄严,即福、智两足尊之谓。

三、心坚固。发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难,要心志坚固,才能胜彼私欲,以志向绝对坚固,才能决定今后的趣向。

四、多度众生,种种菩萨,皆为度生。

五、不惜身命,菩萨为度生而受身,众生为烦恼牵引而受身。菩萨为度众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庄严,施舍资财,既为度生受身,则如手足头目等皆可施舍,无悭惜心,乃至为度生而施舍生命。

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布施,因为菩萨真能照见五蕴皆空,即人我已尽,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无我相布施自己的身命、资财等,不会有任何的吝惜之心。

以上的次序为:菩萨为求智慧等而发心,既发心、更须修行,如此方为菩萨,能救度无边的众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因为吵架而分手该如何挽回死心的她?

因为吵架而分手该如何挽回死心的她?

在一段感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应该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个人一旦出现出现分歧,最后都会演变成剧烈的争吵,在这个时候,双方互相伤害,说出来的话都是对双方的感情一种伤害。不停地争...

一家企业特立独行的绿色实践 2800员工一周两天素食

一家企业特立独行的绿色实践 2800员工一周两天素食

约2800人的员工餐厅里,已经从每周一餐素食演变到现在的每周两天素食,大家也从过去的排斥变为现在的期待。素食主义不仅低碳环保,还让员工的身体变得更健康了,减少荤食省下的费用则用于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员...

星座划分 星座是按公历还是农历来划分的呢?

星座划分 星座是按公历还是农历来划分的呢?

对于星座的划分我们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就像的哥哥一样,那天我问我哥哥他是什么星座的时候,他却问我星座是怎么看的?是按照公历还是农历来看的?那么星座是按公历还是农历来划分的呢?那天处于我的好奇心,我就...

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在寺院里,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信徒,尤其是法会节庆,善信络绎不绝,有来上香参拜的,有来参加法会的,当然也有一心来听经闻法的,所以,无论多么的忙,法会期间,我都会尽...

佛教名词:孝道_什么是孝道_孝道文化_孝道故事

佛教名词:孝道_什么是孝道_孝道文化_孝道故事

孝道(传统文化)孝道,有孝顺的意思,旧指奉养父母所应做到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

比丘出家

比丘出家

比丘出家出家学佛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解脱人生的生死等各种痛苦,了脱六道轮回,证得涅槃寂静安乐。生天。生死尚未解脱,还在六道轮回之中。印度盘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