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和尚的耳刮子:检查完毕 可以放行

这事后成了禅宗修行的公验,赵州和尚说:检查完毕 可以放行。(图片来源:资料图)

赵州禅师,与他的酒保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

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把将公验来。

师便打一掴。远云:公验分明过。

这短短的65个字,描写了一个即有趣又深刻的禅意。

这则公案是说他们两人远行来到一个地方,赵州和尚说这个地方适合建造一个关口。赵州和尚的酒保文远就站在一边说,把你的通行证拿来检查一下。赵州和尚上前给他的酒保文远一耳刮子。赵州和尚的酒保说,检查完毕,可以放行。就是这么简单的过程,即有趣又深刻。

一个关口自然要有人来把关,赵州和尚的酒保自然就投入个中充当起把关的人来了。把关要检查什么呢?自然是过往人员与货色了,赵州和尚没有货可查,自然是要考验他的身份了。所以,赵州和尚的酒保向他的师父要公验这一古代的通行证。

赵州和尚就给了他的酒保一个耳刮子。这一耳刮子太妙了,在赵州和尚的酒保文远来说,居然成了公验,以至于后来他说:验过放行。

一般的人受这一耳刮子都邑生烦恼,或者是不理解赵州和尚的意思。而赵州和尚的酒保文远却能明白赵州和尚的意思,可见他们师徒俩的心是互通的。这就是典范禅宗以心印心的一个样板。

为什么赵州和尚的一个耳刮子就相当于他的通行证呢?人人仔细想,就会发自心坎的大笑。他们师徒之间的游戏奥妙之处就在这一耳刮子上面。有谁敢随便给文远一个耳刮子呢?师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人人不妨好好想想。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禅宗以心印心的奥妙之处。

自己曾经在这一耳刮子上面笑翻了天;在这一耳刮子上面打了百多个妄想;在这一耳刮子上面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领神会;在这一耳刮子上面看到了什么叫弗成说;在这一耳刮子上面明白了为什么有说皆错;在这一耳刮子上面看到了文字说话的无力;在这一耳刮子上面

这一则公案是讲的已经修行禅宗有成就的人情景。实际上禅宗的精彩不只是在这些有成就的人身上表现出来。这些情景实际上在正在修行禅宗的功夫的人身上也能看到,同时这些情景也是这些修行人的榜样,是他们修行的动力与榜样,是他们修行的参考线路图。

因为我们的文字说话就是这么苍白,无法表达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思惟。只有经由过程这种最直接的方法,让彼此的心在当下响应和互通。然则,我们往往是固执于我们的妄想分别和成见。不愿意去面对当下的直接,执着于以往的长短,分别与思虑,搞得落空自己的素心。

就像郑人买鞋一样,我们不再信任自己的面前脚的尺寸,而要回家去找昨天量出来的尺码,闹出各种的笑话。

所以,这一耳刮子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撇开以往的成见与思维分别和妄想,让我们直接去领受面前的事实。所以,这一耳刮子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公验,自然应该开绿灯放行。

所以,我们做功夫的时刻一定要撇开思维分别,开显我们自己的直心。否则不过是在分别妄想里面兜圈子,一辈子也没有了期。一定要记住祖师们教导我们的方法去用功,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直心,保持一颗承担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信佛感应记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信佛感应记

信佛感应记瑞金同乡刘君立诚,于我家有世谊。自三十七年来台,在省立彰化商业职业学校任教,先后七年。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突患呕血症,至台中就医,因呕血过多,不省人事,不能言语。我等不知,到十七日探悉往...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胎儿听经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胎儿听经

胎儿听经孟伟和钟红这对青年对佛法有共同的信仰,婚后两人同心念经、持戒修行,生活美满,是令同修们羡慕的佛化家庭。钟红的同龄女友早结婚,都因为虔诚地诵念《地藏经》、《普门品》,怀孕期间劝阻家人勿杀生给她...

感应地藏菩萨慈力,实践菩萨道

感应地藏菩萨慈力,实践菩萨道

张素琴居士现年三十五岁,家居嘉义市小澎湖四八号。五年前,我们初次在佛教会讲堂见面,以后彼此互相联络佛事;几年的相处,我发现她天性温柔,虽不善于口才,却有慈悲、喜舍精神。有一天,她告诉我,虽然她想专诚...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佛法要义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佛法要义

佛法要义所谓外境,不过是我心中之物!何曾客观过!何者,我愤怒之时,所见之人,所见之物,皆觉面目可憎,仿佛皆来拂我!我喜悦之时,所见之人,所见之物,皆觉清新可爱!若我愤怒之时之外境为真,则我喜悦之时之...

泡学挽回前男友有用吗,PUA挽回婚姻

泡学挽回前男友有用吗,PUA挽回婚姻

泡学挽回前男友不靠谱。在挽回婚姻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实意,指望泡学是没有什么用的,只有一些没有什么才华没有什么本事的人,才能以为天上会掉馅饼,凭借所谓的泡学也能让自己成功挽回女友或者男友。1、...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过了一会儿,果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