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孝养_孝养的意思_孝养父母包括什么

孝养

孝养,是指竭尽孝忱奉养父母。

孝养父母包括什么?

孝养父母包括着三个层面:基本的行孝;精神层面的行孝;佛学的行孝。

一、基本的行孝:细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

父母的衣食起居,一定要细心去照顾,要了解父母生活的习惯、爱好,以及身体健康的状况,才能照顾的周到。换句话说,他的身体需要那些养分,需要多少分量,在生活上、起居上妥善的照顾,养父母之身,使父母的身体健康长寿。

二、精神层面孝顺父母:愉悦父母的心情

子女只有懂得父母的情绪、爱好,父母所喜欢的、所厌恶的,才能培养父母的欢心。大乘经中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远离一切忧愁烦恼。父母欢喜的是什么?忧虑的是什么?父母欢喜的是儿孙孝顺、儿孙和睦、兄弟姐妹能够互相合作,共同的创业,共同的守成,同一条心。反之,如果兄弟不合,父母就会忧虑,令父母忧虑的,就是不孝。

再譬如,我们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父母操心;品性不好,父母操心;对老师不恭敬,对同学不友爱,都是令父母操心、担忧的。而如果要想真正孝顺父母,令父母生欢喜心,就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尊师重道,友爱同学,发奋读书。也就是说,孝道会推动你,在求学阶段好好学习;学业完成之后踏进社会,为了让父母欢喜,你会服从、尊敬上司,与同事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对部属有仁慈的心。这,都是在尽孝。

三、佛学的行孝:让父母明白佛学的真谛,是为真正的孝道

佛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明了人有今生还有来世,今生我们对父母能够尽的孝道,我们统统做到了,但来生怎么办?我们还能照顾到吗?所以佛告诉我们,劝父母学佛,让父母明了佛学的真谛,这是大孝!

学佛让我们懂得尽孝,让我们了解尽孝的意义,无限的深广,所以我们努力尽孝。我们的父母对比着看看别人家的子女,就知道学佛的好处,如果我们再经常给父母讲讲佛法的博大精深,谈谈我们学佛的体会,让父母也开始与佛结缘,使父母永脱轮回,帮助父母了生死、出三界,我们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孝道。

孝养的详细解释

古文出处

《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孔传:农功既毕,始牵车牛,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汉书文帝纪》: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

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明杨慎《丁丑封事》:两宫之孝养在陛下,臣民之覆庇在陛下。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庄公大喜,遂命考叔发壮士五百人,于曲洧牛脾山下,掘地深十余丈,泉水涌出,因于泉侧架木为室,室成,设下长梯一座,考叔往见武姜,曲道庄公悔恨之意,如今欲迎归孝养,武姜且悲且喜,

现代文引用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养女儿一场,不曾得我一日孝养。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其旨趣,则教之以治家琐务,处事大纲,巨如政治伦常,细至饮食服用,上而孝养奉亲,下若义方教子,示以陈迹,动其兴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玄奘大师读诵《心经》的感应

玄奘大师读诵《心经》的感应

我们念诵这部经,是玄奘大师蒙一位神僧亲授的本子。经过是这样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到有些经典翻译不够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对证一下,但是李世民觉得大师是国宝,不愿他冒这么大的...

禅茶一味|爱饮茶者心有灵

禅茶一味|爱饮茶者心有灵

爱饮茶者心有灵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职场是看不见销烟的战场,胜利者摇旗呐喊,失败者韬光养晦,蓄意再战。你失意来我得意,你败一局我胜一局,无形过招从未停止,如此攻心计的上演让在职者身心疲累,让管理者剪不断理还乱。A 君是某私企 CEO,...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9)“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9)“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真言是诸佛如来的秘密心印,以心印心。我们在持诵真言的时间,就是标我们的自心,依佛真言,彰显自心,以心印心。依佛功德,为...

至诚念佛的感应

至诚念佛的感应

我是一个入门级的佛弟子,2013年年初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引导下开始接触佛法。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无神论者,相信科学,我始终认为,任何所谓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调研得到一个正确的解释和说明。...

星云大师: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三)

星云大师: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三)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生死事大,世界各地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死后的葬仪也各自相异。在尸身的处理上,有土葬、火葬、海葬、天葬、立葬……等不同的方式;在尸身的保护上也有冷冻、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