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果报】_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_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解释)

果报,汉语词语。佛家常用果报,意为就报。另外,蒲松龄收录了一则短片故事,叫《果报》(选自《聊斋志异》)。

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

《法苑珠林》卷七七引《惟无三昧经》:一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夷坚论地狱》:世间果报之事,此善善恶恶天道好还者也。 清 冯桂芬 《<太上感应篇图说>序》:儒者不谈果报,而天人感应之理具载於经。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果报

拼音: guǒ bo

基本解释

[retribution] 因果报应,佛教的一种宿命论

一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法苑珠林无三昧经》

引证解释

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法苑珠林》卷七七引《惟无三昧经》:一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夷坚论地狱》:世间果报之事,此善善恶恶天道好还者也。 清 冯桂芬 《序》:儒者不谈果报,而天人感应之理具载於经。

概述

宇宙间一切法(所有的事物、现象)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果,俗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因果表现的方式,也为世人称为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正确说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原因(主要的因素或条件),缘是助缘(配合的因素或条件),由因缘和合生起存在的诸法是果,此果对能造之因而说是报。世间万法的生灭变异,有情的生老病死,莫不受此法则支配。

果报的种类

不论是行善或为恶,都有一定的果报。果报的变化和大小轻重,不像世间上做买卖一样,可以秤斤算两的。真正果报的因缘和变化,只有伟大的佛陀最清楚,所以说果报是不可思议的。果报的种类有四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一、异熟果

众生所造作的业力,在异时而成熟的果报,称为异熟果。例如前世造业,到下一世或更久的时间才成熟。

就像在十不善中,因为瞋心很重,死后堕入地狱;贪心重,投胎饿鬼道;痴心重,生为旁生道,在各种恶道受各恶道的痛苦。或是按烦恼的程度和动机,分为上、中、下三品。如果贪瞋痴非常粗重,而且长期累积恶业的为上品,最后会堕入地狱,中品的转生为饿鬼,下品则转生为旁生。

当然,善业也有相呼应的异熟果,会转生在相应的三善趣中。

二、等流果

等流果分两种,一种是作等流果,另一种是受等流果。

1、作等流果:

作等流果,是指前生的业力习气,带到今生。例如前世喜欢杀生的,这一生还是喜欢杀生;前世喜欢偷盗的,这一生还是喜欢偷盗;前世喜欢作善事的,这一生还是喜欢行善。类似这些,都是作等流果。

2、受等流果:

所谓受等流,是指今生感受到相应于前世所造的业。十不善业和十善业,都有各自相应的受等流果。

十不善业的受等流果:

1、杀生的受等流果:

前世杀生过多的众生,这一生寿命很短,很多疾病,甚至一出生就死亡,或是一出生就有难治之病。前世打骂别人、伤害别人过多的,这一生也常常会病痛缠身到老死,非常痛苦。

2、不予取的受等流果:

常做不予取的人,今生就会很贫穷,不管他多么努力,所得到的福德只有一点点。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富贵,其实真正属于自己的很少,因为舍不得吃用。有人很辛苦的工作,所得到的一切财物,自己无法享用,甚至累积一辈子,在一剎那就遭受意外而消失。诸如此类,都是因为不予取,或吝啬不布施所造成的果报。

3、邪淫的受等流果:

邪淫的果报,会让夫妻关系不美满,丈夫或妻子彼此不忠诚,不愿意为家庭负责任,两人相处时常争吵打架,像仇人一样的互相仇恨,彼此不知道珍惜和关爱。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夫妻不合,没能好好教养儿女,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就因果来看,如果大多数的人在邪淫上不越犯的话,自然而然,许多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都能慢慢获得解决。

4、妄语的受等流果:

说妄语的果报,会常常被别人欺骗,被别人毁谤。有时候,有些人实在没有犯罪,但却受到毁谤和诬告,这些都是前生妄语的业力所带来的恶果。

5、离间语的受等流果:

常常两舌的人,所受的果报就是眷属不和,亲友互相争斗怨恨,四周的人无法和谐相处。

6、恶语的受等流果:

恶口的业报是很重的。西藏人说:言语不是刀剑,却可以伤害人。恶口的产生,通常都伴随着瞋恨。一句恶言,很容易让说的人下地狱,尤其是毁谤或谩骂一位菩萨,罪过比杀生还要严重!

7、绮语的受等流果:

常说绮语的人,说出来的话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也比较缺少辩才。

8、贪心的受等流果:

贪心的果报,应验在现世上,他所想、所求的,大多不会如愿。想要的求不到,反而常常遇到厌恶的人或事。

9、瞋心的受等流果:

因为心里常常有害人之心,相对的,召来的业果是常常会有恐惧、害怕的心,而且容易被人损恼伤害。

10、邪见的受等流果:

陷入邪见的人,除了自己迷惑不定之外,还常常让人错乱。因此,他一生中都在是非善恶不明中度过,虚度了人生。

十善业的受等流果:

1、断除了杀生,会得到健康长寿。

2、断除了不予取,具足财富等受用,而且不会遇到盗贼。

3、断除了邪淫,家庭美满,夫妻贤顺,子女和乐。

4、断除了妄语,会得到别人的称赞,而且也很仁慈。

5、断除了离间语,能得到家人、部属等的敬爱。

6、断除了恶语,可以常常听到顺耳的语言。

7、断除了绮语,所说的话有威信,别人会听。

8、断除了贪心,愿望得以实现。

9、断除了瞋心,能远离损害烦恼。

10、断除了邪见,能生起善妙的见解。

三、增上果

异熟果、等流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果报,又称为正报。除此之外,还有成熟在自身以外的果报,例如生存的环境、所受用的一切,称为依报。

行十不善业的人,会转生在不适合生存或危险的环境。例如杀生过多的人,会投胎到危险、多障碍的地方,容易丧失生命。不予取的恶业,会转生在常常发生饥荒的地方。常常两舌,挑拨离间的人,会住在深山峻谷之间。贪心的恶业,会生在环境恶劣、有很多痛苦的地方。瞋恨心的恶业,会生在常常有恐怖和很多损害苦恼的地方。具有邪见的人,会生在常常缺乏帮忙救助的地方等等。而行十善业的人,正好相反;善业成熟,就会有很好的生存环境和享用。

四、士用果

士用果是所作的善恶业会不断增长的果报。善业不断增长,当然很好;如果是恶业不断增长,而且不忏悔的话,会连续加倍承受无边的痛苦,在生死轮回中辗转相续,没有限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舍利弗的心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舍利弗的心

舍利弗的心文/噶玛天津仁波切佛陀在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最高的舍利弗尊者对此语有所感动,故发愿想行菩萨道。舍利弗在路上边走边想:「今天不论遇到任何困难的事...

刘素云:无量寿经_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51集)

刘素云:无量寿经_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51集)

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51集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十三品经文,这品经文的题目是:【劝谕策进第三十三】从这一品经文开始,世尊为我们说明娑婆世界的状况。在这之前,给我...

受生债是什么意思?受生债怎么还?

受生债是什么意思?受生债怎么还?

受生债又为阴债,为人借地府冥官钱财轮回转世,称之为借阴债,受生债。《太上五斗受生经》原文记载:当生之先,每以为灵魂在天曹地府都曾许愿。来世当受生人之时需要还本命银钱,即受生债。不许此愿不许受生人间,...

索达吉堪布:吃素就是利益众生

索达吉堪布:吃素就是利益众生

索达吉堪布:吃素就是利益众生 问:我知道吃素可以防三高等,对身体很好,但它对心性的提升是否也有好处? 索达吉堪布答:吃素对身体健康确实有利。不了解的人以为,吃素是佛教或某种宗教的特殊行为,其实不是...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加拿大落矶山脉的梦露湖──隐藏的甘泉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加拿大落矶山脉的梦露湖──隐藏的甘泉

加拿大落矶山脉的梦露湖──隐藏的甘泉想必大家都知道甘泉的来处,只因忙碌的人事,让人们渐渐遗忘了它的存在。对于远离河池的鱼来说,一碗水是甘泉;对于焦渴的人来说,一滴水都是甘泉;对于孤独的人,一句温暖的...

人生三道茶:一甜二苦三回味

人生三道茶:一甜二苦三回味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焕如积雪,烨若春敷,顿时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弥漫了整间小屋。端杯看那水面上起伏旋转的嫩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