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比丘_什么叫比丘_比丘是什么意思

比丘是什么意思?

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是梵语(bhiksu)的音译,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名乞士。俗称和尚。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

比丘是佛的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慢之心。《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憍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

各佛典对「比丘」的解释

《释氏要览》云:梵语云比丘,秦言乞士,谓上于诸佛乞法资益慧命,下于施主乞食资益色身。肇法师云:因果有三名:一名怖魔,即因出家时,魔宫震动故,至果上名杀贼;有云出家者,具正信正因,发勇捍心,求佛果大菩提,誓度一切众生,真实大心者,方能震动魔宫尔。二因中名乞士,果上名应供;三因中名破恶,即持戒名破恶。至果上名无生。

《涅槃经》云:能破烦恼,故名比丘。破我等想,修戒定慧,度三有四流,安处无畏道,故名比丘。《大庄严经》云:破无明藏,故名比丘。《瑜伽论》云:比丘者,舍离家法,趣非家等,具足别解脱律仪众同分是其自性,于其形色勤精进故,怖畏恶趣,自防守故,摄无损故,名比丘。

《毗婆沙论》偈云:手足勿妄犯,节言顺所行,常乐守定意,是名真比丘。《杂阿含经》偈云: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

《大威德陁罗尼》:有一长者,名选择,投佛出家,剃发已,时有尊者婆难陁唤言:长者!选择答曰:我今出家,剃发为比丘,非长者也。时婆难陁语曰:不但剃发名为比丘,乃以偈说云:若断欲希望,复断诸漏尽,诸法无希望,不可说有法。随顺向涅槃,随顺趣厌离,入信到彼岸,此成为比丘。

有四种比丘:一、毕竟到道比丘,谓阿罗汉;二、示道比丘,谓三果圣人;三、受道比丘,谓初果向;四、污道比丘,谓凡夫破戒者。凡夫持戒比丘,随信随戒法故,必在受道下称也。问:污道比丘堪为福田否?答:《大婆沙论》云:污道比丘,虽破戒而不破见,虽破加行,不破意乐,信有因果,如是正见意乐,九十六种外道所无。但施主于彼起正信,不生嫌恶,自生大福矣。

《智度论》云: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乃至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复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汉、羌、虏各有名字。复次,受戒时,自言我是某甲比丘,尽形受持戒,故名比丘。复次,比,名怖;丘,名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如佛说有人能剃头,着染衣,一心受戒,是人渐渐断结离苦入涅槃。

《维摩经注》云: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净乞食,或名破烦恼,或名净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该此四义,秦言无一名以译之,故存义名焉。忠曰:比丘号不必局声闻僧。

马鸣《遗教论》云:此修多罗中每说比丘者,示现远离相故,复示摩诃衍方便道与二乘共故,又于四众亦同远离行故。《住法记》释第二义云:欲明比丘之号,不局声闻,取其所修,皆受斯目,方显遗教普被群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可助击退病魔

“素食”可助击退病魔

预防癌症   由于天然含有低饱和脂肪、高纤维、及大量抗癌的植物生化素,素食有助于预防癌症。在英国和德国进行的大规模研究表明,与肉食者相比,素食者的癌症发病率约低40%。在美国,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员...

献给素食者的补铁宝典,你吃对了吗?

献给素食者的补铁宝典,你吃对了吗?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即是缺铁性贫血。缺铁引发的贫血会引发头晕耳鸣、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缺铁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日常食补铁元素是非常必要...

学佛以来第一次感应

学佛以来第一次感应

早晨睡个懒觉,大概早上10点时,当时正在做梦,梦到老婆在旁边。于是我侧身去抱她,忽然想到老婆昨天已经去广交会了,怎么还会在家呢!于是就起来警惕之心,心里开始念阿弥陀佛。这时候就有鬼压身的感觉了,明显...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鼾声引起的故事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鼾声引起的故事

鼾声引起的故事前年去北京参加一个讲座,和福建的小韩住一个房间。一觉醒来,见小韩兀自窝在圈椅里喝酒。下酒的,大概是花生米、兰花豆之类。虽然小韩极力控制着嗑咬咀嚼的音量,但在凌晨的寂静里,那声音仍然咯嘣...

如何挽回爱情败局 转变相处模式

如何挽回爱情败局 转变相处模式

当你觉得他的心已经在离你而去,你越来越抓不住他的时候,当你发现他脚踏两只船,不想分手但不甘心的时候,哭闹不是解决的办法,即使你用哭闹暂时留住他,他迟早还是会走掉的。1、不要试图自虐或者虐对方分手后怎...

唐端甫《净土圣贤录》

唐端甫《净土圣贤录》

端甫,姓赵,天水人。母梦梵僧授舍利,令吞之,遂诞甫。十岁,依道悟禅师,出家崇福寺。十七,剃染,隶安国寺。遍参讲座,兼通经律。梦梵僧以琉璃器盛满舍利,令吞之。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才辩无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