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一贯道】_佛教中的一贯道是指什么_一贯道五字真言

一贯道(解释)

一贯道是民间宗教信仰,起源于明清时期,属于五教合一的多神教。一贯道的五字真言是无太佛弥勒。一贯道又名中华道德慈善会,21世纪初发展成为主要兴盛于台湾的宗教信仰,在香港亦有流传,称为天道佛堂,而在有不少台湾移民的地方亦设有道场,称为佛堂。

一贯道教义

历史教义

一贯道训称:人有十条罪,劝一人入道可立一功,赎一罪,多立功,多赎罪,入道者要劝亲友人道,道徒不劝道就是心不诚。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像是当今的传销和卖保险,先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拉下水。

一贯道的大小坛主多是城镇富豪、恶霸权势、乡村地主富农等,为了多渡人,他们散布入道避灾免祸、死后冬不挺尸夏不臭等迷信谎言,并利用手中权势强迫群众人道。

道徒们一人道便成为敛财的对象,入道费、功德费、行功费、献心费、尽孝费、免冤费等费用五花八门。仅入道时每人交的功德费一项,就合十几斤白面。当时北平市共有20多万道徒,功德费聚合起来就有5万袋白面,大多落入少数道首账下。

当代教义

当代台湾一贯道以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敦品崇礼, 孝父母,重师道,信朋友,和相邻,改恶向善,讲明五伦八德,阐发五教圣人之奥旨,恪遵四维纲常之古礼, 洗心涤虑,借假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挽世界为清平,化人心为良善,冀世界为大同为口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恶慧邪见的黑比丘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恶慧邪见的黑比丘

恶慧邪见的黑比丘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 结果自灭亡。【自己品第 164偈颂】这一偈颂是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对一邪见、恶慧的黑(注一)比...

鸯崛髻经

鸯崛髻经

鸯崛髻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众多比丘入舍卫城乞食。闻王波斯匿宫门外。有众多人民各携手啼哭唤呼。便作是说。于此国土有大恶贼...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解脱观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解脱观

第二卷 受持篇 解脱观解脱观(此观修成后,必然会灭除往昔的罪业,临终时莲花化生,往生净土,这是截断生死轮回瀑流,安立于菩提彼岸的方便法门。)修行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超越痴迷无常、轮回不已的苦难世间...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诚信做人 安全做事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诚信做人 安全做事

邻居王叔在小区门口开了个早点摊,主要卖油条和豆浆。起初,因为经验不足,生意做得不是太好,像大多数经营者一样,王叔认为,第一天炸油条剩下的油倒掉了实在浪费,第二天还可以接着用,可以节约不少成本。一次新...

进寺庙常识知多少

进寺庙常识知多少

一般大殿有三个门,从左边的门进,右边的门出,不要走中门,进殿男左脚女右脚进,脚不要碰到门坎,更不能踩到上面,切记!为什么拜佛?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

传奇夫妻两次获得动物神秘报恩

传奇夫妻两次获得动物神秘报恩

特别提示:本文原始出处为2004年11月25日的《金陵晚报》,后被《台州佛教》(2005年第1期)改编转载,本博转自迦陵频伽共命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