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4、减程送水

34、减程送水

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你们很乖,很聪明,又听话的好小孩,我很喜欢你们!小孩子听到很高兴,就亲近了这位老人,老人即进一步说:这里庭院很脏,树叶很多,你们帮忙扫一扫好吗?小孩子就很乐意的替他扫得干干净净的才回家去。

这虽然是骗小孩的一种方便。可是为什么要骗小孩呢?各人的存心就不一样了。有的为了大众利益,有的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有的更是存心欺骗另有企图的目的,有的是教人行善的方便等等,这中间就有善恶、忠奸、正邪的分别了。

佛经也有这样譬如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村落,离开国王的皇宫大约有八十哩。这个村落有一口井的泉水,很甘美,国王就命令这一村的村民,每天要供应这泉水到王宫。最初村民组织了接力的方法,勉强送水。可是日久村民就觉得路程太远,而厌倦起来,大家都想逃走离开这村里,免得天天为国王送水,花去了半天的工作,又得不到工资。

村长得到这消息心里想,若是村民跑了,怎样向国王交代?于是召开了村民大会,开会的时候说:诸位同胞,今天召集各位来这里,就是要讨论如何改善送水的问题,诸位每日送水给国王都很辛苦,路程又遥远。可是我们也不能没有忠君爱国的心,所以我想只好缩短路程,才是最好的办法。村长说了以后,大家鼓掌赞成,会场都一致发出欢呼的声音。

诸位,请安静,诸位谁知道我们村庄到皇宫,多少路程?八十里我恳请国王从八十里改为五十里好吗?很好,很好!村民非常的欢喜齐声应好。于是村长请求国王从八十里的路程改为五十里。当国王批准缩短路程村民都欢喜若狂,今后免走那么远的路程了,虽然有些聪明的人说路程并没有缩短呀,不是和以前一样吗?可是村民并不相信聪明人的话。

各位大众,佛法说行菩萨道,须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一般人听起来佛道那么遥远,就不敢向前精进了。佛方便开三乘或五乘而说法。就是说,应众生的根机,说种种法。可以渐渐进入大乘佛道。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即说一乘佛法顿悟成佛或即身成佛的佛法。

众生多多都是,贪眼前的幸福,而忘了永远的将来。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即如对牛弹琴,启发不出他的菩提心。必须说,拜佛念佛如何的灵验和感应才肯学佛。尤其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人贪享受,若说佛法需如何如何的苦修,才能成就佛道,他们都会退避三舍。

现在又逢末法时代,外道说法如牛毛,一点即得道成了一般人的向往,也千千万万的人去点道,你说,你对呢?他们对?说法要方便用现代的名词来解说佛法,或用科学证明佛法,或用巧妙的言词说明佛法。是说明技巧。若是用欺骗方法说佛法,佛法变成了邪法。说法可不是好玩的东西,引人入正道,或入邪道的关键就是在这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欠条的情意

欠条的情意

欠条的情意父亲的爱是无言的,到现在我才有了深刻的体会。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

枸杞西米银耳羹

枸杞西米银耳羹

主料:雪耳 枸杞 西米 红片糖 做法:1、雪耳浸泡至软,枸杞洗净 2、雪耳枸杞下锅煲熟后下片糖调味① 3、煮西米,煮几分钟看见白心时关火加盖焖至白心全变透明,煮好的西米放冰水中增加口感。 4...

“不饮酒戒”的由来

“不饮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于某年的“结夏安居”结束后带著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到达某个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平日修行有素,命终...

雍和宫讲解文

雍和宫讲解文

雍和宫讲解文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市的北二环路傍,西临孔庙与国子监,占地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它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藏传格鲁派皇家寺院. 雍和宫曾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他不仅具有皇家寺院的气派,现...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餐餐吃的山珍海味、美食佳肴,身体却依然是百病丛生;有人虽是粗茶淡饭,反而身体健康(健康食品)长寿,因此本文将从佛教的观点,对素食(素食食品)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