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五

尼弥王的故事--五

上一集说到:帝释得知尼弥王心中的疑问后,就马上赶到国王的卧房。他在空中站着的同时,散发出光芒。尼弥王看到帝释而很惊吓,就问:您是谁?有什么目的?

帝释就给他建议,并让他发问。尼弥王就问:我的疑问是,布施与持戒即修梵行,哪个的成果、功德利益比较多?

帝释回答说:有人会转世为王族,是因为修了低等的梵行;有人会转世到天界,是因为修了中等的梵行;有人会得到纯洁的解脱,是因为修了最高等的梵行。则修梵行的功德利益比布施多好几十万倍。

接着讲了以前的故事,故事讲:有一次,很多隐士住在雪山林中的干查那山里。有一天,一位隐士为了托钵来到帕拉那喜城市。有一位司祭官看到他,立即前去礼敬,并恭请他进屋来用餐,然后问隐士说:您从哪里来?生活过得怎样?

隐士回答说:我住在干查那山,那里有好几万隐士,都已证得了明,都有神通。司祭官听完后更加崇敬,也想出家成为隐士,就向隐士说,但被拒绝了,且回答说:您是国王的人,我无法让您出家。

司祭官很执著,继续说:今天我就会请求国王,允许我出家,望您明天来这里接我!

隐士答应了司祭官,然后就飞回了雪山林中。

至于司祭官,用完早餐后,就赶去参见国王,并禀告了朝见的目的。听后国王问:老师,您为什么想出家呢?

司祭官回答说:国王,我看到了所有欲望的害处,看到了出家的功德利益,还有看到了世俗的生活是狭小的。唯有灰尘才是烦恼的起源。然而出家的生活是比较清静的,所以我才想出家。

国王察觉到司祭官坚定的愿望,就答应了他。且随喜功德说:这样的话,老师就出家吧。老师出家后,还请回来看我。

司祭官获得允许后,就向国王告辞回了家。且教导孩子与妻子不要放逸地生活,要多行善,同时还将自己的财产交给了他们。

隔天早上,司祭官请妻子与孩子准备食物迎接隐士。他自己则准备出家用的物件,一切好后,就坐着等隐士的到来。

当隐士来到家中,司祭官就像上次一样,以尊敬的方式将食物供给隐士。接着隐士就带着司祭官来到城外。等没人后,就抓住司祭官的手腕,马上带他飞到了雪山林,并让司祭官在当天就出家成为了隐士。

两、三天后,新的隐士就证得了五明八定,像其他隐士一样去托钵。

后来,司祭官隐士回想起了过去对国王所许下的承诺,为了履行承诺,就想去见国王。有一天,他就飞到帕拉那喜城市,国王看到当了隐士的司祭官后就很高兴,并恭请他进入皇宫。

国王很欢喜地迎接了他,供奉了许多精致的食物,并问候了曾当老师的他。知道所有的事情后,国王就向当了隐士的司祭官说,他想供养所有隐士的食物,想请隐士去邀请那一万位隐士,但当司祭官的隐士却回答:祝福国王,但那些隐士都对食物没有感觉,所以我不能带他们过来这里

国王就说:尊者!请您告诉我一个方法,让所有的隐士成为福田,来享用我的食物。隐士回答说:国王,如果您希望供养那些隐士,请您走出城外,等在席他河边,就在那里供养那些隐士吧。

国王答应了,马上带了士兵在席他河边扎营,并且当了隐士的司祭官劝国王说,不要放逸地过生活。随后隐士又飞回雪山林中,通知所有的隐士,说:帕拉那喜城的国王要供养给各位隐士食物,他就驻扎在席他河边。

国王恭请各位,请各位到营里去接受食物,为了让国王能得到功德。那些隐士答应后,隔天早上就飞到国王的营里。国王迎接了那些隐士,请他们坐在已经布置好的坐垫,再来供养了精致的食物。

国王很敬佩那些隐士的威仪与殊勋,所以就恭请他们在日后的每天再接受供养,而国王每天就等在此席他河边。将食物供养给所有的隐士,如此供养,直到往生,总共一万年,这就是帝释的实咧。讲完这个故事后,会如何总结呢?请收看下一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念念要真诚,言语造作都要善

净土法门法师:念念要真诚,言语造作都要善

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深信因果,不敢起恶念。不但不敢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连那个恶的念头都不敢起,这是深信因果的人他做到了。这一般普通的处事待人接物上的礼节,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这让人看起来...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6-17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6-170)

166、有个好吃懒做的小孩,他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

释迦摩尼佛法相(唐卡)-- 娑婆世界教主

释迦摩尼佛法相(唐卡)-- 娑婆世界教主

释迦牟尼佛别称:释迦牟尼、佛陀、薄伽梵(世尊)俗名:乔达摩·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民族族群:古印度释迦族人,刹帝利种姓古印度原住民黄种人,非雅利安人出生地点:蓝毗尼园成...

《妙法莲华经》卷五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妙法莲华经》卷五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师圆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师圆寂

师临顺寂时告众云:吾非明即后也,今有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这个不是即斩头觅活。第一座云:青山不举足,日下不挑灯。师云:如今是甚么时节作这个语话?有彦从上座出云:离此二途,请和尚不问。师...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护得出家 发起胜义菩提心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护得出家 发起胜义菩提心

【广东深圳弘法寺】释性安2008-1-8《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流传在汉地最为广泛的几部经典之一,读诵的人很多,获得利益、得到感应的也多,古代便有许多的感应记载传世,我出家前后的那些日子,亲身体验了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