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四

尼弥王的故事--四

从上一集,尼弥王,当长大了就传承父亲的王位。一就王位,就盖了五个布施堂,每天给布施衣服费、食物费。每个布施堂共十万嘎哈巴纳。他自己通常只持五戒,佛日就持八观斋戒,还说服民众累积福报,以常布施为基础等功德。他的国民大部分也跟随国王的话而奉行,所以他们去世之后,都往善道使各个天界里都充满了天人(的天人稠密)。

由于他劝导人民往善道,使他的名誉传遍整个南詹部洲。他精进的善行比前一任国王都明显,他的名誉也扩张到各个天界。

有一次,在月圆十五尼弥王持八观斋戒,他早晨起床提身单盘打坐想:无量的布施与修梵行,哪一个功德比较多?哪一个效果比较广?

他无法解决这个疑问,使帝释天王的忉利天境界热起来,所以天王就观察看看就知道尼弥王他在担心他自己怀疑此问题。所以天王就单独下来使整个宫殿全光量,天王直接到尼弥王的卧房在空中光辐射。

尼弥王看到如此,非常法喜全身鸡皮歌搭,就问帝释天王:您是天人、艺术天人或是喜爱布施的蒂释天王,您的光才那么漂量。您只是显现给我看而不说我怎么知道您是谁呢?您是哪一位请您回答,祝福夜晚来参访的客人如您。

Sagga天王说:圣君如您,我是帝释天王,刻意来找您,请您不要害怕,在您心中有何怀疑的问题请您发问。

尼弥王心理觉得很惊讶,帝释天王王怎么知道他自己的疑问,尼弥王非常开心,就问挂在心中的此问题:天王,您是善来,真是为我刻意来援助,我怀疑的是布施与持戒修梵行之间,哪一个效果比较多,邀请您详细说明。

帝释天王就回答说:圣君如您,生在王族的人是因为低程(低级)的修梵行。生为 天人就是因为中级的修梵行。不过解脱的人是因为高级的修梵行,所以可见修梵行的供德或效果多于布施好几千万倍,请您继续修梵行。

然后,帝释天王就以自己的前世来举个例子,在雪山森林是个安静的地方,是个隐士修梵行的地方。在广大的雪山森林的北边,有一调河名席他,这条河非常宽、非常深不容易渡河,但是这条河的水特别清静、干净、清澈。

在这条河附近有黄金山,颜色如夏天染烧森林的火,整天整夜光辐射。这里的山有一万隐士居住,个自在山底修行禅修,在各个山谷精进严格的修行、持戒清静,往前努力的打坐,有修禅定为目标。

有一天,一位隐士穿者很整齐非道帕拉那喜城市来托钵,扶持接受实物的器皿走到臣士的家门口。

臣士看到隐士的威仪就发喜心,请隐士进来家里,俸饭菜甜点来招待到饱满。

臣士也是如此招待隐士了两三天,对隐士有点熟悉,就问隐士说:尊者,您常住在哪里?

隐士就回答说:我常住在干查那山,雪山森林的北边。臣士继续问:您是一个人住还是很多人一起住。

优婆塞,您说什么话,在干查那山有上万的隐士住那里的,而且都具有神通,可以在空中飞,而有不同种身通等。

臣士如此听到就知道这位隐士具有威德力,而且很惊讶有那的多具有种种身通的隐士。就开始想要出家,修行作隐士,如你一样做,请你许可我跟者您去黄金山出家可以吗?

隐士就说:臣士您是国王的教授,虽然您的地位很高,但还是要随国王服务国事,还不算自由,我无法带您去。 臣士如此听,但想出家的念头一点也不消失,但是事情如何现行呢,请等待收看下一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永明延寿:宗镜录卷第六十七

永明延寿:宗镜录卷第六十七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夫虽说我相起尽根由。皆是外道凡夫粗重情执。如何是内教修行之人。微细法我之见。答。法执难亡。更是微细。以法执为本。人执为末。所以法爱不尽。皆为顶堕之人。圆证涅槃。犹是我见之者。如圆觉经...

达真堪布: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问: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达真堪布答:善有有漏的和无漏的,我们要修的是无漏的善,这才是解脱的因,成佛的因。我们偶尔也会做一些好事、善事,但这都是有漏的...

【孝顺】孝顺的意思是什么?佛教对孝顺的定义

【孝顺】孝顺的意思是什么?佛教对孝顺的定义

孝顺(佛教解释)  孝顺原指爱敬世界之人﹑顺世界人之心的美好德性。后多指尽心伺候父母,服从父母的意志。佛教对孝顺的定义  孝顺,可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顺,另一种为出世间的孝顺,所谓世间的孝顺,等...

素于身静于心 一南的“天厨妙香”素食品

素于身静于心 一南的“天厨妙香”素食品

创业是种性格,吃素是片爱心;学校授予知识,文化予人智慧。 这是一南的人生感悟,简单纯粹却又耐人寻味。纵观她的创业之路,由曾对人生、对事业的迷茫、彷徨到有朝一日的豁然开朗,一南在不断的成长中开始了创业...

日常的佛心行禅:顺其自然

日常的佛心行禅: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说,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

强取继母女儿未遂,遭受天谴而断送前程

强取继母女儿未遂,遭受天谴而断送前程

清朝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安徽省宿松县县令朱维高参与分阅江南考场部份试卷的工作。他看到一篇试卷写的非常不错,便打算推荐上去。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金甲神人告诉他:这个书生犯有他人所不知的罪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