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36、贪取天眼

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贪。为了财色名利多多亦善而引起了造恶的行为,所以佛经说贪嗔痴为三毒了。

从前有一位修道的人,在寂静的山中苦修学道,终于修成五通的仙人。五通即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能够见很远很远的事物无论天上人间的事情都能见叫天眼通。能够听到天上人间一切声音,叫做天耳通。能够云游天下四海五湖或天上人间叫神足通。能知他人的心里上想什么叫做他心通。能知他人和自己过去宿世的事情,叫做宿命通。

这位五通仙人,因为天眼通能够透视地下覆藏的珍宝,所以惹来杀身之祸。因为老百姓听到这位仙人能透视地下的珍宝,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全国,国王听到这个消息,便向身边的群臣说:你们可曾听说,某山中有一位仙人得到五通能透视地下的珍宝之事么?大臣说:听说过,可是没有人见到仙人。那我们要请这位仙人,永远住在我国里,为我国发掘地下宝藏,谁去留住他并请他指示宝藏之所?

身边有一位大臣就说:我愿意到山中去,访问这位五通仙人。于是这位大臣就到山中来访问仙人。可是无论对仙人用什么方法劝他,威逼利诱都不肯说出宝藏。最后大臣就把仙人的眼睛挖出来,呈献给国王。国王说:你为什么把仙人的眼睛挖出来?因为仙人无论怎样都不肯台作,他能够见地下宝藏者就是这对眼睛而已,所以把他眼睛挖起来就能够透视地下的宝藏了,何必要他合作呢?

国王为发掘地下宝藏,而求仙人指示,大臣因请不动仙人而挖他的眼睛,一个是贪一个是痴,造成毁灭了仙人,害人又不利己岂不是贪心的作祟是什么?

贪心好像是人颣的天性,其实是无始以来的积习,不管天性也好,积习也好,人总是不能没有贪心,有贪心才能互相竞争,社会国家才能进步,如果没有贪心而人人懈怠的诂,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进步呢?

世间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依正当的方法去争取求进步,当然是对的,可是世间往往都是贪而无厌,引起争夺、计较、造业。一般人的心能够控制得住不法之贪吗?有人误会谓,佛法是消极的,都是教人不要贪。其实合情合理的贪,并未违背佛法。因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世间,是利益世间,是觉悟世间的,否则佛法就没有人要了,一般人贪即无所不贪,都是损人利己的贪。剥削他人的贪,更是造业作恶的贪,所以佛法说贪嗔痴为三毒了,如何能避免这恶贪就要看我们的智慧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应该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达真堪布:应该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达真堪布:应该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们大学毕业后,是应该留在父母身边,还是远离父母而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应该在自己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凡学佛之人都知道拜忏的力量与功德能消无始业障,也都知道犯戒了、不如法了要真诚忏悔。正如《金光明经》所云:“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然而,可怕的我执又常盖障了我们的觉察而使人变得愚痴,以致经...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某年,释尊住在舍卫城。僧团里有两位智慧稍差的老修行者,其中一位是离开妻儿的出家人,另一位是离开妻女的出家人。他们曾经周游列国,返回舍卫城后住同一个寮房。舍弃妻女出家的老修行者,因为旧情难断,...

永信法师: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永信法师: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面的顿悟窍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窍门是建立在行正等于道的基本之上。没有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顿悟窍门便成了空中楼阁。  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

南瓜子的食疗与医疗

南瓜子的食疗与医疗

南瓜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谷固醇、单糖类、维生素A、E、C、B族,还有锌、镁、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热量、蛋白质、铁等。由于这些营养素存在南瓜子中,就是平时空吃南瓜子,对那些高血脂症、高胆固醇症...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2: 情变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2: 情变

(1)移情子墨迷上了麻将赌博,也像他的个性一样,顽固而不可逆转。除了工作在单位,吃饭睡觉在家,他几乎都会往村里的一个寡妇家跑,因为那里有麻将摊。据说那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而主人又是一个能说会笑的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