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佛教中的“三界”如何解释?_佛教三界是指哪三界

三界(佛教解释)

三界(梵语:trayo dhātava? ,巴利语:tisso dhātuyo)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

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在萨满教术语中则指宇宙上、中、下三界。

三界的多种解释

解释一

(1) 欲界(梵kāma -dhātu),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界中众生贪于食、色、眠等诸欲。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

解释二

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解释三

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三界的十一解

显扬一卷十六页云: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谓未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二、色界。谓已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三、无色界。谓离色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

二解瑜伽二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

三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即由此内外二事,出离增上,听闻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处三种言事差别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过去界,未来界.

四解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又由远离此因缘义,及由修习此对治义;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

(《长阿含经》卷二十:《世记经忉利天品第八》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一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宣言,3分钟环保短片《周一请吃素》

素食宣言,3分钟环保短片《周一请吃素》

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OK,请保持你的良好习惯。如果不是,每个星期,吃一天素食!就在周一!奔着吃素能够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中国大陆歌星龙宽带头,与高圆圆、梁文道、曾黎、郑钧、后舍男生、彭坦、林志炫和一...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八、般若正见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八、般若正见

八、般若正见佛灭度后,渐分诸宗。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前,西藏佛法正从朗达玛禁佛后逐步恢复,尚无公认之标准。因至印度学法者既多,承传亦多,学者不能融会贯通,或重密轻显,或重显轻密、或轻二乘、或废自乘,致有...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

星云法师:拥有与享有

星云法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这一生当中,你究竟“拥有”多少?又“享有”多少呢? 在时间上,即使你“拥有”人生百岁,但是你可曾“享有”几时的清闲?诚如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A...

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

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

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有一回释迦牟尼佛说法归来,弟子们个个想念佛陀,争先恐后去迎接,其中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华色第一个到达佛陀面前,恭敬地说:佛陀啊,弟子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您了!佛陀说:莲华...

海空法师随缘开示

海空法师随缘开示

海空法师随缘开示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师答:善,就是什么事情都能够不以自己为着想,而是要替他人着想。恶,就是事事都为自己着想,事事都先想到自己。我们学佛就是要越学心胸越宽,要处处为他人着想,要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