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点化慈航法师轶闻趣事

慈航法师,1895年生于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俗姓艾,字彦才,别号继荣。他儿时顽皮贪玩,曾读私塾7年。由于父母早故,家道中落,曾辍学转学裁缝。

1912年,18岁的慈航来到毗邻的泰宁县,在现今大金湖四周,以做裁缝为生。大金湖区域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丹山碧水钟灵毓秀,岩穴寺庙随处可见,奇岩怪石极具佛相佛缘。慈航对天人合一、神工鬼斧的洞穴禅寺情有独钟,工余之暇常沉醉于圣山灵水之中,怡然领受山魂水魄的陶冶。

观音救命

在梅口乡做工时,慈航不幸染上痢疾,持续发烧,悸厥频发,危在旦夕。一天晚上,母亲托梦给他,叫他快去上坊山谷祈求观音菩萨保佑。

第二天,慈航强撑病体来到峭崖对峙、缝隙狭窄的山谷中,被幽深森罗的景色迷住了。当他筋疲力尽、昏昏睡去时,梦见观音菩萨从天而降,手执柳枝,轻沾圣水点洒在自己头上。他惊醒时,观音菩萨已无踪影,只见崖壁上方有块修长的岩石酷肖观音。慈航认定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当即口诵圣号,跪地叩拜不迭,而后又盛满一罐山顶流泉而返。

第二天,慈航不药而愈,从此对观音菩萨感恩不尽。

弥勒点化

后来,他被甘露寺、醴泉寺请去裁制僧衣,每天伴着法音清梵、晨钟暮鼓,默默接受佛教思想的熏陶。

有一天,慈航上山砍柴返回途中,突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暴雨滂沱。他心一慌,脚一滑,竟从山崖上跌落,顿时昏死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恍惚中见到弥勒佛祖飘然而至,接着蹲下身来,亲昵地在他头上轻拍三下,随后化作一缕青烟腾空而去。慈航猛地惊醒,发现身上并无大的伤痛,而周边尽是被风雨摧残的断枝落叶。他触景生情,失声恸哭,于是萌发出尘之想。

几天后,他来到峨眉峰庆云寺,拜自忠和尚为师,剃度为僧。

苦学不厌

慈航儿时因家庭不幸,读书太少,所以出家多年,还不能看懂深奥的佛经。

35岁时,他得悉武昌佛学院函授班召生,当即汇款报名,结果换来的是一本读不懂的《唯识讲义》。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沮丧,而是下定决心要刻苦攻读,直到读懂。从此,慈航把这本讲义常年带在身上,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后来一直带到香港、缅甸、马来亚,不论在寺院、学校或车上、船上,几乎每天都要用心温习。移居新加坡时,他年近半百,终于完全理解了。他的唯识学,就此打下扎实深厚的根基。

大肚能容

慈航18岁时在江西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期间与一名青年僧同时受戒,并同住一室。这名戒兄刁劣贪婪,经常欺侮慈航。

受完大戒后,那名戒兄就回到山下庙里。慈航在寺里任个小职事,慢慢积蓄了70块银元,放在衣钵包里。有一天,那名戒兄到山上造访,见面后慈航因事出去转了一下。回来时,发现包中的银元只剩下20块。慈航思忖后没有声张,在戒兄临走时,又送给他15块银元,指望戒兄能有所省悟。

在能仁寺期间,慈航顾全戒兄的名声,一直守口如瓶。也许因为他肚量大,从此他就发福了,肚子也大起来了。

诲人不倦

慈航早年受太虚大师新佛教革命运动思想的影响,演讲经论辩才无碍、深入浅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深受信众的欢迎和拥戴。

1937年春,慈航在广州弘法。有一天,几个穿着花里胡哨的尼姑也来听讲。慈航早就听说广州的尼姑不守清规,于是穿插讲起佛门戒律,说到痛心处竟然声泪俱下。他的粤语译员也用一腔苦喉,呜呜咽咽地跟着他翻译,全场听众顿时痛哭流涕。慈航这出戏演得淋漓尽致,据说广州尼姑从此改邪归正,作风大变。

乐善好施

慈航在缅期间受小乘佛教戒律的影响,从此养成身不蓄财的习惯。他一生弘化海内外,所受供养不下千万元,全部用于兴办佛教事业。对于弟子、信众供养的钱财,他一贯是左手接来,右手施去,长年累月无隔宿之钱。

1943年春节前,在马来亚槟城菩提学院,一位华侨居士给了慈航一笔数目不小的供养。居士一走,他随即分给师生与员工,转眼间就一干二净。几天后,那位居士对慈航说:“我是特地来供养你的,你怎么能一下就分光了……”慈航笑眯眯答道:“你的盛情厚意我全接受了,不过,你把钱给了我,我就有支配权,我这是替你做功德啊!”

激怒太虚

1946年,国内佛教界围绕僧装改革问题展开大辩论。慈航远在南洋,误以为是太虚大师主张把传统僧服改成近似俗服,于是撰文竭力反对,措辞激愤粗鲁。

太虚大师对慈航的误会与愤激,真是啼笑皆非,于是写了两封信给慈航,摆事实讲道理,并指出:“你的耿直是可取的,但未将事理辨清,鲁莽言动是可耻的!”

慈航承认错误,当即将来信及自己的相关文字,全部登在《中国佛学》上,并宣布以后改名“可耻”。果然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慈航写文署名都用“可耻”,他的名片也印成“可耻”。

舍命救僧

1948年10月,慈航应台湾中坜圆光寺住持之邀,赴台创办该寺的台湾佛学院。

1949年春夏,国民党当局节节败退台湾,随之颁发“戒严令”。这期间,有数十名大陆各佛学院学僧,风闻慈航在台办学,也在动荡与迷失中渡海去台。为了救助四处流浪的大陆学僧,慈航不避凶险,挺身而出,奔走救援,倾尽全力设法收容安置。而后,他被国民党当局以“涉嫌匪谍案罪”逮捕入狱,大陆学僧也大多被捕。

慈航出狱后,常有大陆青年僧悄悄前来探望。台北警局发现后,三次出警缉捕未遂。后来在静修院住持苦苦劝说下,慈航终于躲进深山,过着野人穴居般的生活。

热情奔放

慈航性格爽朗,充满朝气,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他上课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先唱佛歌,次诵三经,然后讲课。所唱佛歌都是他创作的,由他起调,学生们齐声合唱。

慈航讲课时神采飞扬,诙谐有趣。每当讲到兴起,边讲边唱,又演又做,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有一次,他摇头晃脑地吟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唱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时,为了凸现“更上一层楼”,竟然一脚踏上法座,不慎踩到袈裟下摆,噼咝一声撕破了。他笑哈哈地说:“衣裳破了不在乎,大家能‘更上一层楼’就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我是中国泥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药师坛城文化集团创始人),也有许多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比如经常会遇...

《妙法莲华经》:妙肃静王本事品

《妙法莲华经》:妙肃静王本事品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 肃静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千佛殿脚窝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千佛殿脚窝

千佛殿脚窝由于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即使没到过少林寺的人,也会听说少林和尚因练武把大殿中的地面都跺成坑了。游过少林寺的人都知道:那些脚坑在少林寺常住院最后的一座殿宇――千佛殿内。千佛殿中用方砖铺成的地面...

浮生若茶 经受生命的沉浮

浮生若茶 经受生命的沉浮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僧人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感应者的自述:忆观音

感应者的自述:忆观音

感应者的自述——忆观音这是一个真实的感应故事:常言‘母子通心’,三月二十四日这要命的一日,整个上午心悸忐忑,一股莫名的躁郁,压著心头,挥之不去。下午二点,铃声骤响,怵然屏息,电话那头是雾峰警分局:‘...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诗曰:供佛虔祈四子生,商农学果俱圆成;财官富乐全能获,志愿出家度有情。信佛和学佛,最重要的是,依照佛教的信、愿、行三资粮去行持。一、要有具足坚固的信心。信佛所说的教法,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