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才

《世法哲言》(十)

唯诵文章是无知,文学之才唯附实,而今大学四书五经,为文弗施者,收之弗能养其己,放之不利其众或,唯诵何益之有,施诗文于社会之用,造益利众者,是为转知化实也。

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偏见,往往认为一个人有知识、有才华,就是人才,实际上这是很大的错误。任何人,不管他知识有多么丰富,才华多么出众,无论是古代通读四书五经的饱学之士,还是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付诸于社会的实践,这种人都是不能被称为人才的。因为,只有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造福于人民、造福于国家、造福于社会,这才算是真正的人才。否则,只埋头读书,将知识收藏起来不会运用,会一事无成,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养活,更不要说利益大众、为社会服务了,这样的学识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唯诵文章是无知。如果将书本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将科技发明和创造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大众谋利益,这就叫转知化实,就成为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曹越:观自在的境界

曹越:观自在的境界

问:谁是观自在菩萨?答: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也称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依耳根圆通法门而证悟,并且救苦寻声,大悲应化,广行救度,观世音三个字很恰当地概括了菩萨大慈大悲的特性,称观自在菩萨,则表示这...

释门法戒录:造像供养 梦中见佛 (惠镜)

释门法戒录:造像供养 梦中见佛 (惠镜)

造像供养 梦中见佛 (惠镜)悟真寺释惠镜,平素修苦行,欣喜净土,自己造释迦,弥陀两尊像,供养礼拜。六十七岁那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梦见一位金身和尚对他说:"你想去净土见佛吗 "答说:"想见。"和尚...

佛教圣众因缘集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佛教圣众因缘集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诗曰: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石而已!邻居住有一位...

常人剃发​--学佛网

常人剃发​--学佛网

常人剃发早年有一个比丘,让一个俗工资其剃除须发。剃完之后,俗人忠诚顶礼比丘并发愿说:“愿我下世意念清净,像您一样有聪明”沙门说:“愿你的聪明远胜于我”。俗人再次顶礼离去。俗人命终之后,转生到忉利天上...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一切的烦恼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一切的烦恼

一切的烦恼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禅师的面前。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我感觉生活真的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那你就停止厮杀好了。禅师回答他。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

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这个话题大家不一定爱听,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大部分夫妻都是冤家,大部分儿女都是债主。以前家里不止有一个孩子,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压力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