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楞严咒能否带进厕所

1、佩戴佛像是对佛菩萨的亵渎,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印光法师文钞开示).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书》

再录印祖弟子一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开示: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或金银等)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带在衣服外,还紧贴皮肤,入厕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更有传言所谓‘男带观音女带佛’之说!印光大师乃大势至菩萨化身,于此弊端之始就极陈其过,鉴于此流弊之泛滥,特录大士之法语示众!唯愿大众惜福,莫遭罪业!(所引即为印祖《复邬崇音居士书》)

由此我们知道,佩戴佛像不但不能植福消灾,反而亵渎之罪严重,更是消损我们的福报。

2、可佩戴咒语挂件。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问:最近发现有些佛徒佩戴铝质佛像,菩萨像或楞严咒,以为护身之用,倘进入不洁处所(如厕所等)是否有嫌亵渎?请释示,以资警惕。

答:身佩佛像一事,古曾有之,彼时交通不便,水陆多险,有护身佛之设备,安放佩带皆有时处,俟达到目的之地,则高置供养,并非如今,以充装饰,今人学佩,应体原意,出外不妨暂携,居家实可不必,不但入厕污秽,自招罪过,即见人作礼,入庙拜神,种种动作,皆涉侮慢。以律仪论,身披袈裟,尚不入厕,亦不拜神,而况佩带佛像,而作诸不洁耶?此事印光祖师在日,早有禁语,大概文钞中,有记载。佛教护身之法物甚多,当依经典开示为据。如楞严咒。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云:“……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毛)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男戴观音女戴佛”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祈愿,在佛教里并没有这种说法。

“男戴观音”,主要是因为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并且男子往往性格较为暴躁,而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征,“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柔和。

“女戴佛”,“女戴佛”的“佛”指的并不是佛陀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并且是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像。因为古人认为女人比较小心眼,而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像是笑脸大肚,寓意快乐有度量,因此“女戴佛”则是希望女人能够多一些平心静气,豁达心胸。

3、也可佩戴佛菩萨名号的挂件

印祖说过:护身符可以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佛牌或楞严咒挂件,有楞严经做依据。万勿用佛菩萨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麦积山石窟-12窟阿难雕像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学生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聪明都很高超,为什么人人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是什么因?什么...

法云法师文集:乐道安贫

法云法师文集:乐道安贫

乐道安贫一位担任高级工程师的朋友来访,闲聊中,谈起最近与日本代表团进行交流切磋,有一件事令她感愧良深。会议期间,这位高工等中国同胞与日本友人共进午餐,食堂用餐盘为每人配好一份丰盛饭菜。我这友人按平时...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韩焕忠智者站在“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圆教境界论立场上,是主张“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的。但这种平等一如只是从本性上来说的,就现实而言,众生处于生死流转之中,而...

梅州市灵光寺旅游区第七届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

梅州市灵光寺旅游区第七届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

5月5日,由灵光寺旅游区及华银茶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灵光寺旅游区第七届禅茶文化旅游节暨春茶上市在灵光寺旅游区开幕。梅州市旅游局局长朱瑛等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活动现场,主办方准备了客家木偶杯花舞、茶艺...

简单分享为什么说“受一非余是魔所摄持”!

简单分享为什么说“受一非余是魔所摄持”!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 什么是执一非余,简单说是“执着一个法门,而认为其它法门不好”,不仅自己这样做,还经常劝别人放下其它法门,来学习自己所执着的这个法门。 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

星云法师: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星云法师: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