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看开:一个贪财的人

一个贪财的人

有一个贪财的人,拥有数不清的土地和金钱。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去寻找埋在田野里的宝藏。一路上,他口渴得要命,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卖柠檬水的商贩,一问价钱,又觉得太贵了。只见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也太贵了,我要快点儿赶路,等找到宝藏后,再回到家里去喝水,这样就一点儿钱也不用花了。

他继续赶路,但口渴在不停地折磨着他,等到了埋宝藏的地方,他已经渴得快要死了。

等他挣扎着把宝藏挖出来时,他已经不能动弹了。等他把挖出来的金银财宝放在自己面前,向苍天哀求把它们变成一滴水给自己解渴时,为时已晚。就这样,他死在了满堆的金银财宝之前。嗟呼!人死了,再多的金银财宝又有什么用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当时,在僧团中有一位福德浅...

佛教仪轨制度:十一、赞呗

佛教仪轨制度:十一、赞呗

十一、赞呗赞呗或称梵呗与印度歌赞之法并不相同,因为梵音和汉语的构造有异,无论用梵腔以咏汉语,或用汉曲而歌梵声,都有困难。故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译经事业虽渐发达,而梵土歌呗却未获传授。梁慧皎说:「自大教...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

法增法师:入流分与入流的道次第 4 圣戒成就 结语

法增法师:入流分与入流的道次第 4 圣戒成就 结语

4.圣戒成就戒随念(sīlānussati)──随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实无毁、无穿、无污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不为爱与见所触,亦不为人责难),令起于定。随念戒能得近行定,但它能令近行定、安...

用神通喝茶--学佛网

用神通喝茶--学佛网

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方,以资增益。当不时天热口渴,麻谷等看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于是召唤道:“请来五杯茶!”婆婆问五位和尚:“大德何往?”麻谷等答道:“参善常识。”婆婆送上茶后,说:我这里茶要...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屠受恶报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屠受恶报

屠受恶报【译文】屠户许方,他屠宰毛驴时,先在地上挖一个深坑,坑上盖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凿了四个孔,把驴的四条腿插入孔中。当有人来买驴肉的时候,便随其买量的多少,用开水浇在驴身上,使驴毛脱落,肉也半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