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恶慧邪见的黑比丘

恶慧邪见的黑比丘

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

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

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

如格他格草, 结果自灭亡。

【自己品第 164偈颂】

这一偈颂是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对一邪见、恶慧的黑(注一)比丘卡拉(kala)( 注二 ) 所说:

舍卫国有一优婆夷,虔信佛教,恭敬供养出家比丘不遗余力,有一位黑比丘时常来接受这位优婆夷供养,优婆夷以慈母般的爱心照顾黑比丘无微不至。

有一天优婆夷的邻居,到佛陀那里听佛陀说法回来,满心喜悦,不断地赞叹佛陀所说的法甚深微妙,令她非常感动。优婆夷听了邻居的描述,心甚向往,就向黑比丘说:「师父!我也想去听听佛陀说法。」黑比丘说:「你不能去。」优婆夷听师父这么一说,就不再说话了。

隔天邻居又去听佛陀说法,回来又向优婆夷报告并一再赞叹佛陀所说的法如何奥妙,如何令她感动。优婆夷忍不住又向黑比丘提起要去听佛陀说法,黑比丘还是不肯:「不要去啦!听那些对妳没有意义。」如此一连三天,黑比丘总是说「不」。

黑比丘不让自己的弟子去听佛陀说法的原因,其实是出自自己的私心,他知道佛陀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觉者,如果优婆夷去听了他的教法,她将会获得很多法益,也会知道佛陀是如何的伟大,到时候她就离开他而趋向佛陀,他将失去很多供养,因此一再阻止优婆夷去佛陀那里。但是黑比丘越是阻止,优婆夷越是强烈的想去。

一天早上,受完了八关斋戒之后,优婆夷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跑去佛陀那里听法,临走前优婆夷交待女儿说:「等师父来了,好好供养他,我要去听佛陀说法。」

吃饭的时候,黑比丘来了,不见优婆夷,就问优婆夷的女儿。女孩告诉黑比丘说:「我妈妈去佛陀那里听法了。」黑比丘一听,气得反胃,几乎把刚吃下去的饭菜都吐出来,愤怒之火在他心中猛烈的燃烧,他心里想着:「她去听佛陀的法,我就完了。」

于是他立即赶到佛陀那里,此时优婆夷正沉浸在佛陀的威德佛光之中,心里充满法喜。黑比丘却告诉佛陀道:「这个优婆夷很笨,脑筋不灵活,笨得不足以了解甚深微妙的法理,世尊:您不要教她五蕴内观之法,请告诉她如何持戒、布施就够了。」

此时佛陀岂不知黑比丘心中所想的一切,他义正严辞的对黑比丘说道:「你才是愚笨的、恶慧的、邪见的,你用这样的邪见来毁谤佛法,已然种了将来下地狱的因。用功精进如果是为了害自己,那才是最愚笨的人了。愚笨的人害怕失去自己既得的利益,一再阻挠他人到别处听法、布施,障人学道,断人慧命,如此行径会自食其果;就像香蕉开花结果之后,它的根部就开始枯萎,竹子、芦苇也是一样。这也像公驴和母马所生的骡子一样,没有后代,就此毁灭了。」

佛陀说了这些之后,为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结果自灭亡。」

优婆夷闻后立证初果须陀洹,与会大众亦同沾法益。

注释:

一:黑,有不好、坏的、低下的、恶的之意。

二:kala,意译为时间、死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学会忘记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学会忘记

有一位作家在写了一部有轰效应的小说后,他每天翻看读者来信,听溢美之辞,对自己的创作也愈加满意,并由此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想把它们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可事隔多年,作家再没写出能与第一部小说相媲美的...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问: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答:一般出家人是不许给在家人顶礼的,像《梵网经》中云:“出家人不礼拜国王、父母等在家人。”《涅槃经》第六卷中亦如是...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冯竞伟居士往生事迹略记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冯竞伟居士往生事迹略记

冯竞伟居士往生事迹略记冯竞伟居士四十五岁,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善根深厚,早年崇奉佛法,皈依三宝,亲近著名的高僧虚云长老之高足--原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方丈悟源法师,深受其影响,拟舍俗出家,惜缘悭未成。...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无求品自高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无求品自高

无求品自高从前有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受到过两户好心人家的施舍,一户人家给了他很多奶油,另一户人家给了他一大块肉。这些奶油和肉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存活了下来。为了报答这两户人家的恩惠,他在来生转世为奶牛...

我与四大菩萨的缘分和感应

我与四大菩萨的缘分和感应

我与四大菩萨的缘分和感应——一位公安厅干部的自述作者 山西 雨居士(男,51岁,省公安厅干部)也许是前世修积了一些福报,我从小学习优秀,当兵上大学,转业到公安厅做刑警,生活事业很顺畅,处事无有障碍。...

做人的佛法: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做人的佛法: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善解人意也是慈悲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禅语人不能不了解自己,也不能对别人一无所知;做人认识自己很重要,了解别人更重要。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一起生活,假如没有人监督,你可能睡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