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六节 人效王眼????

第二十六节 人效王眼瞤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效王瞤。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着风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着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瞤,故效王也。王闻是语,即大嗔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译文:

学着国王的样子

从前有一个人,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就请问人家说∶我怎样才能讨好国王呢?那人对他说∶如果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就得处处学着国王的样子。这人就跑到国王跟前去,看看国王的举动,一心要学国王的样子。那时国王正在不断地挟眼睛,这人也就不断地挟眼睛。国王见了,觉得很奇怪,问道∶你的眼睛有毛病吗?还是给风吹痛了呢?他回答说∶我的眼睛没有毛病,也不曾给风吹痛,我是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处处学着国王的样子,所以国王挟眼睛,我也就挟眼睛。国王听了,就非常生气说∶你真是一个大混蛋!就叫人把他痛打一顿,并把他驱逐出境。

这故事比喻∶有些人既得听闻佛法,又欲亲近和修学,但不明白佛法的基本原理。如来法王为着渡众生,出现种种的方便办法,有时故意说些逗引众生的浅近道理,或示现凡夫的行相动作,或现受『金枪马麦』等果报,这等都是为众生作方便的示现。有些人竟专拿这些浅迹或示现的缺点也来东施效颦,或者讥讪毁谤,结果于佛法中永远失掉真的利益与悟证,反而堕入三恶道中受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三大误区,对照一下,您落入几个?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三大误区,对照一下,您落入几个?

被民间称为“中元节” 的农历七月十五又到了!前天,我回老家,刚走到村口,就遇上了邻居唐姑。她热情拉我去她家喝茶,真是盛情难却。我们才刚刚落座,唐姑就从茶桌下面拿出冥纸钱,娴熟地折成“金元宝”。她说,...

达真堪布:学生应该怎么学佛修行

达真堪布:学生应该怎么学佛修行

达真堪布:学生应该怎么学佛修行 问:学生应该怎么学佛修行? 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就是修行。好好上学,认真学习,这都是应该的。同时,你一定要发一个好心。你是为了什么学习的?现在很多人发心都不正...

陈大惠:幼童教学法 预备课程第2集(文字版)

陈大惠:幼童教学法 预备课程第2集(文字版)

陈大惠:幼童教学法 预备课程第2集(文字版) 助教:请大家端身正意,恭请老师升座授课。 陈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 助教:老师好。 陈老师:【幼童教学法】今天是第二堂课。我们得到了四部宝...

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佛门中最完美的女性

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佛门中最完美的女性

佛教认为,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是我们已知的最完美的女性,她具有三十二种功德相:出身尊贵,种族清净,德行无缺,端正无比,身体容貌上下相称,从未生育,心常随顺一切善事,无有邪心,心无所畏、无谄曲、无诳...

高铭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

高铭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

高铭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 高铭法师 闽南佛学 佛教,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团体,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外部条件外,就佛教内部而言,一方面与佛教的教义具有普遍的社...

莲池大师:怎么念佛?

莲池大师:怎么念佛?

  问:怎么念佛?  莲池大师开示: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而一心念佛,即是戒、定、慧。因为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