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五节 奴守门

第四十五节 奴守门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译文:

呆仆人管门

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出远门,动身时叮嘱仆人说∶你要好好看守门户,同时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这个主人走了以后,有一天,碰到邻村在演戏,弹唱得很好听。那个仆人听到后,心便不能自主,就想去观看。于是他就把门板拿了下来,放在驴背上,牵着驴子去看戏。仆人走后,家中所有财物都被窃贼偷得一空。等到主人回来,他看到家中财物都没有了,很是奇怪。就查问仆人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仆人回答说∶主人您叫我看守的是门、驴和系驴的绳子;现在这三件东西都好好地存在着,并没有缺少。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听了更加气恼,厉声责骂仆人∶你这笨蛋!叫你管门,正因为屋里有着财物,现在财物既已失去,留着一扇门有其么用呢?

这故事比喻∶如来教导我们,应当常常摄心,守护六根的门,不要被六尘的贼侵入(眼、耳、鼻、舌、身、意叫作六根,修行就要从摄心觉照,守护六根门头着手;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不知六尘的虚妄,执着它们、迷恋它们,就会染污六根,造作种种恶业)。有些人却不听这个教诫,去贪求名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还是念念攀缘着名利食色,牢守着无明的驴子和贪爱的绳索,却洞开了六根的大门,结果被六尘烦恼的盗贼侵入,弄得道品的功德财宝都散失完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首届商亦载道精神启示论坛 2009年10月16-17 中国上海 转自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91026/2101...

《佛说布施经》

《佛说布施经》

《佛说布施经》译者:宋西天三藏法师法贤·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求子感应录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求子感应录

一聊天纪录摘录:2012-3-25梦知身是客 (15:38:13):柳老师。。。今天是特地来感谢您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表达内心的感谢。。去年问过您我舅舅家要小孩的事情,婚后多年都怀不上,您指点...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学佛修行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学佛修行

学佛修行我们在学习佛法、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也能知道自己有很多的过错和缺点,这就是进步,这叫智慧。你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过错,现在知道了,这叫正知正见,这叫见性。你能在生活、工作当中改正自己的缺...

帕奥禅师: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

帕奥禅师: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

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有两种布施:一、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二、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你喜欢那一种呢?请回答。在此讲座中,我想说明佛陀对其弟子(savaka)在实行布施时的期望。你的期望与佛陀的期望可能相...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


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诵经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


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


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


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不用问别人,观照一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