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护眼尊者的故事

护眼尊者的故事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双品yamaka-vaggo(第1偈)】

这一句法句,是佛陀住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对护眼尊者所说的。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富翁,非常有钱,但是他没有儿子,有一天这位富翁到河边洗澡,回来时,在路边看到一棵大树,他心想:这棵树一定有一位树神,他便把树周围的环境打扫干净。他跟树神祈求说:如果让我有个孩子,我就来酬谢。之后,他便回家了。

后来,他的太太真的怀孕了,十个月之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字「护」,一年后,太太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小护」,并将大儿子改名「大护」。长大各自结婚后,双亲也过世了。

有一天,大护看到了很多人拿了很多的香、花,到舍卫国的给孤独园,他问那些人:「你们要去那里﹖」「我们要去听佛陀说法」,他就跟着大家去听佛陀说法,他坐在最后面。当时佛陀说了六种教法,分别是:一、布施-教人们不要贪;二、持戒-为了我们生命的安全;三、如何上天堂-就是要到好的地方;四、要如何摄收六根-为了内心的平静;五、在家对的烦恼和障碍;六、出家修行的好处。大护听了之后,内心非常的快乐,他想:如果我死后,我的儿子、财产、太太,都不能跟我一起死去,甚至连我的身体也不能跟我一起去,那我在家有什么好处呢﹖我决定要出家。所以,他走到前面向佛陀顶礼,并请求跟随佛陀出家修行。佛陀问他:「你需不需要征询家人的意见才出家﹖」「我有一个弟弟在家」「那你先去问你弟弟的意见」佛陀说。大护回家后,告诉弟弟说:「家里的一切财产都归你,我要跟随佛陀去出家」弟弟说:「你要开玩笑了,父母过世后,你就有如我的父母,你怎么能出家呢﹖等到你老了再出家吧!」大护回答道:「你也不要开玩笑了,等我老了,我的手、脚、眼睛、头、牙齿身体的每一部份都不灵了,怎能行如此奥妙的法呢﹖」由于大护决心要出家,便不顾弟弟的苦苦哀求,径自到佛陀处出家了。

他跟随他的师父一起住了五年。有一天,他到佛陀前问:「出家人的责任是什么﹖」佛陀回答:「年轻时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要读书、学习,二是要修习禅定。」他说:「我已经老了,不能读书了,我要修习禅定。」佛陀告诉他一些修习禅定的方法,他便跟着一群比丘到森林里去修习禅定。他非常精进,甚至不倒单。因为他的不倒单,没有睡觉,导致眼疾,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三个月结夏完毕,护眼尊者回到佛陀住处,住在离佛陀不远的另一寺院里。

有一次,护眼尊者到祇树给孤独园的寺院去礼拜世尊。一天晚上,尊者在慢步经行中,无意间,踩死了一群昆虫,隔天早上,一群比丘去看护眼尊者时,发现了那一些昆虫的尸体,他们对护眼尊者很不谅解,就将这事件禀告佛陀,佛陀反问这些比丘,他们在什么地方看护眼尊者杀了这些昆虫了﹖比丘们一时哑口无言,世尊说道:「你们没有看见他杀生,正如他没有看见活着的虫身一样,况且,尊者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不可能故意杀害生灵,甚且是滥杀无辜」,会中有一比丘请问世尊,尊者既已证得阿罗汉果,为何还是瞎着双眼﹖世尊因此说了以下的故事:

护眼尊者过去世有一世曾经是个医生,靠医术谋生,有一次,一个双目失明的妇人,来请求医生为她治疗眼疾,这位妇人自允,如果尊者能够为她治疗双眼,她将带着她的孩子们,一起来尊者家为,仆供他使唤,以报答他的恩情。但当她的双眼渐渐复明之时,妇人唯恐复明后必需履践诺言,当医生的奴仆,因此她就向医生撒谎说,情况变得更糟了,事实上,妇人的只目已经完全复原,医生自己心下明白,知道妇人说谎,意图狡赖,顿时起了一念报复之心,他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为她换了另一种眼药,从此,妇人的两只眼睛永不复明。由于这一恶行恶业,尊者在他往后的好几世生命轮回当中,都失去了眼根的作用─双目失明。

一切事心为前导,心为主使,由心所作成,假使人以秽恶的心,不论语言或行动,苦恼就追随着他,如挽车的牛,车轮随足蹄。

佛说此偈已,会中有三千比丘证得阿罗汉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放羊小孩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放羊小孩

放羊小孩以前有个小孩,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靠给别人放羊挣些工钱维持生计。草原上有很多田鼠挖的洞,他每次放羊的时候,会往田鼠洞里放上三个羊粪球,然后开始祈请:尊敬的莲花生大士,请您加持我让我变得富有,...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同学:这一次我们在青年协会做了五次讲演,在中华佛教图书馆也讲过两次,在香港净宗学会讲过一次,也曾经在现场答覆同学们的疑问。因为时间的关系,还...

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医痧症传说观音柳

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医痧症传说观音柳

话说那小孩子听了菩萨的话,一面放了手,一面说道:‘我家父亲名唤张四,一向卖烧饼为活。家中除我们父子二人之外,没有旁人,穷也穷到十分,一天卖下来的钱,只够吃薄粥。不料两天前父亲却说身子不好,可是还勉强...

日常的佛心行禅:步步微风起

日常的佛心行禅:步步微风起

步步微风起一行禅师有一处禅修中心,在其通往行禅步道的入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步步微风起」等字,这是多么壮阔、美妙啊!这清新的微风正是吹去在你生死轮回中的烦扰恼热,并为你带来代表生命的喜悦与自...

大安法师:把世间成功作为最高价值,是很可怕的事情

大安法师:把世间成功作为最高价值,是很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清末民初 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宋明理学用心性的,佛家禅宗、华严的大道理来诠释《四书》,在学问上是展开了一...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四章 后语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四章 后语

第四章 后语佛教依业而有的轮回说,有它的事实与理论的根据,不是任何人所能否定得了的,因为吾人的生命生存,并不只在这短短一期生命,依于业力的支持,无始无终的相续,如长江大河那样的延续不息!所以有情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