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四、集聚母

二十四、集聚母

因愿力具辩才,与夫儿共证果

当佛陀在王舍城的时侯,有一位莲藏国王统治爱达夏耶拉这个地方。这里举国安宁祥和,财富圆满,无病无灾,田野里苗肥禾壮,道路旁果木成行,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莲藏国王如理如法地管理这个国家,与王妃共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后来王妃怀了身孕,奇怪的是,王妃在怀孕后,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念头:「我想与人辩论!无论跟任何人进行辩论,我都一定会获胜的。」

她把这个念头告诉莲藏国王,国王询问婆罗门相士:「我的王妃怀孕后,产生想与人辩论的新念头,如果我把世上所有雄辩家都请来跟王妃辩论,不知是否有意义?」

相士说:「有必要,也有意义!若是辩论,王妃一定会获胜的;若不辩论,那么王妃很可能会残废,或出生六根不全的婴儿。」

国王马上召集了各方的雄论家,举行了辩论大会,果然,王妃在每一场的辩论中都获胜了。怀胎九个月后,王妃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女孩,宫中为她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因为自从她入胎以后,国王集聚众人与王妃进行辩论,所以取名为「集聚母」。父王、母后安排八位姨母照料、喂养她。

很快地,集聚母长大了。她在宫中学习文字等学问,在短时间内,精通了世间的一切学问。聪慧的集聚母与世上许多善辩者进行辩论,从来没有输给任何人。

有一天,国王问她:「你已经长大了,将来你希望自己与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呢?」

集聚母非常坚定地说:「女儿不希求世间的美貌与财富,只求辩才能够胜过我的人,父王就可以将女儿许配给他。」

国王听后十分赞叹王女的志向,于是通告全国,将举办辩论擂台赛,招选驸马。

这时,印度南方有位名叫日悟的辩论大师,他英俊潇洒,财富圆满,又具足辩才。他听见消息后,便一路风尘仆仆经过大小城市,来到莲藏王的国家。国王热情地接待他,让他与集聚母展开辩论。

在辩论中,集聚母见日悟大师一表人才,言行潇洒,谈吐有致,不由得心生贪爱,于是漫不经心地辩论,根本无意赢他,结果败在日悟大师的手下。莲藏国王对日悟大师也非常满意,于是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按当地习俗举行盛大的婚礼,日悟大师也成为莲藏王手下的重要大臣。

集聚母婚后,怀胎十月,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为他取名为嘎达亚那。嘎达亚那在父母的细心照料下很快地成长,年龄尚幼,就精通十八明等世间学问;到了十六岁时,更是辩才无碍。他自认为自己的辩才在整个南瞻部洲也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渐渐变得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在王宫附近的一位优婆塞见他如此骄慢,劝告他:「太子,不要太骄慢。据说在印度中部有位悉达多太子,这位太子降生时,婆罗门相士就预言:『这位太子若是在家则为转轮圣王,若是出家则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后来,悉达多太子舍离王位出家学道,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他相好庄严,功德圆满,相比之下,您还不及他的十万、百万、千百万分之一呢!你若见到他,内心的骄慢定会丧失的。」

当嘎达亚那太子听到佛陀的名号时,汗毛直立,泪水纵横,顿然生起无比的欢喜和信心,他立刻赶到父母前请求:「希望能在释迦佛座下出家。」

他的父母和蔼地对他说:「不要着急,等我们把家中内外事情安排妥当,我们也随你一起出家。」

几天后,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全家三人前往舍卫城。在很远的地方,他们看见佛陀的三十二相金色身,当下便生起无比的欢喜心,接着顶礼供养佛陀,并祈求传法。佛陀观察他们的根机意乐后,传了相应的法,三人都证得预流果。得果后,又请求出家,佛陀为父子俩授比丘戒,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为集聚母授比丘尼戒,并又为他们传法,他们各自精进,全都获证阿罗汉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是一样的,虚空与手掌也是没有分别的,而且都得到天人们的赞叹。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嘎达亚那以什么样的因缘,得以相貌庄严、财富圆满又具足辩才呢?又以什么样的因缘能在佛陀的教法下全家出家,皆获证罗汉果位呢?希望佛陀为我们宣说。」

世尊告诉比丘们:「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他对迦叶佛深具信心,请求父母让他出家学道。

最初,他的父母不答应,说:『我们只有你一个孩子,你出家了,父母以后怎么办呢?』但经不起儿子的一再恳求,最后还是同意他出家。

这个孩子在迦叶佛前出家后,将迦叶佛的指甲、毛发等供在塔中,也经常对僧众作广大的供养,并对他们恭敬顶礼。后来,他发愿:

『以今生恭敬、供养的功德,愿我以后生生世世财富圆满,相貌庄严,十六岁时,精通一切学问,具足所向无敌的辩才,并且我的父母也具备这种雄辩才能,将来一同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破除三界烦恼,共证阿罗汉果位。』

他的父母听到他发的愿后,也同时发愿:

『愿我们在未来世,一同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证果,愿未来世能成为他的父母,也具足雄辩的才能。』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迦叶佛时代的那位比丘就是现在的嘎达亚那,而当时的父母就是现在的嘎达亚那的父母。众生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他们的愿力已经成熟了,而迦叶佛与我释迦佛的功德力与神通力等同,也没有差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流泪的羊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流泪的羊

流泪的羊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真工作、克勤克俭,畜养的羊只都是送到市集出售,从来舍不得宰杀来吃。有一天,男主人突然生起想吃羊肉的念头,不过他平时教育孩子们要节俭,所以三餐都很...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六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六

2007年12月30日下午今天是佛七第五天,诸位菩萨们非常精进,非常勇猛,一句佛号紧跟一句佛号,一句佛号顶一句佛号,后浪推前浪,没有妄念可想,也没有机会可想。这样呢,佛七会打得非常圆满。我相信,在最...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首楞严经势至圆通章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首楞严经势至圆通章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首楞严》一经,说在《法华》之后,实为佛法堂奥。昔智者判教时,此经未来支那,故唯以《法华》、《涅盘》为后味①。若令一见,必广有疏释,且判属醍醐无疑矣。奈四依大士②已灭,古今疏...

黑豆枸杞粥帮你赶走眼疲劳

黑豆枸杞粥帮你赶走眼疲劳

众所周知,黑豆有很好的补肾作用,但除此之外,黑豆还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一起来看看黑豆的吃法吧。 关于黑豆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黑色种子。又名乌豆、黑豆,味甘性平...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安乐?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安乐?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安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若是想灭除三界轮回中的种种痛苦。“三有”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分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道、天道。六道中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洞山良价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洞山良价

洞山良价是禅宗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他俗姓俞,浙江会稽人。从小在五泄山默禅师处披剃出家,慧性颖发。二十一岁去嵩山受具足戒,此后先参南泉普愿禅师,又参沩山灵佑禅师,最后在云岩昙晟禅师处问无情说法而获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