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讲述的杀生惨报故事

电视里讲述的杀生惨报故事

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讲了一则造杀业得恶果的故事

在江西省龙南县,有一个叫曾家围的村庄。有位名叫曾成香(化名,下同)的白叟,前些时间让人给活埋了。活埋他的是他的老同伙钟义纯,而且是曾成香自己反复恳请他这么做的。

事宜的原由,是因为曾成香一向被一种魔鬼般的经历熬煎,发生发火时,死去活来。日常平凡表现如同常人。可是,当他病情发生发火时,却如同恶魔附体。他曾在病发时,用一根铁棍,把妻子打的头破血流。

那种无意识的癫狂,任谁也拦不住。在意识恢复后,曾成香还会连续几天一向地磨牙,牙床肿胀,吵嘴流涎,吃不能吃,睡不能睡。二十年来,他就这样在火焰和海水中反复挣扎。

事发前三天,曾成香溘然把他(曾成香的同伙钟义纯)叫到家里,俩人聊了整整一晚。曾成香正式说,这二十年,他一向被一种魔鬼般的经历熬煎,发生发火时,死去活来。

他一向就有一个自杀计划,吃安眠药自杀,然则愿望死后能入土为安,这件工作不能和家人说,所以需要老同伙协助掩埋自己。

曾成香自己吃了安眠药,然后,躺到了事先挖好的坑里。十五六分钟后,按照曾成香的交卸,钟义纯先是喊了几句老曾,看到老同伙已经没有了反应,就开始填土,全部填土的过程用了大约30分钟。

法医申报显示,就在钟义纯填土掩埋的时刻,曾成香只是处在昏睡的状态,直到泥土压住他脸上的塑料袋,曾成香才梗塞灭亡。

故事讲到这个地方,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从司法上讲,钟义纯至少得算个过失杀人吧。王刚讲故事的风格,不温不火,令人入神。别的一个宝贵之处就在于,他客观陈述事实本相。在节目的后半部分,又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视角:

年轻时的曾成香,当地的白叟们还记得,有两样绝活,一个是下河抓甲鱼,一个是用**打鸟。四五米深的水池,看着水面的波纹,曾成香就知道甲鱼的位置,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出水时决不空手。

至于上山打鸟,这么说吧,别人转一圈下来,用小塑料袋装鸟,而曾成香呢?得背着大编织口袋来装战利品。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赣南山区,下河捉鳖如蛟龙入海,上山打鸟百发百中,年轻时的曾成香绝对是风光无限、备受爱崇的强人。

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一路造杀业得恶果的真实案例,信任这一路案例经由电视媒体的传播,能警醒更多的世人。

时间似箭,如今病魔附身,二十多年来精神和肉体的摧残。这位年轻时名动一方的好猎手,最后一个猎物,选择了自己。(上述引文皆为节目中的原话)

我们老是有切切种冠冕堂皇的杀生的来由,以及各种做不善业的充足的事理。只是这一切,都需要自己一一亲自了偿。

因果是一种客观规律,如同万有引力。利人等于利己,伤人等于自伤。聪明的人洞悉因果,在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中广种善因、有备无患;而常人老是只顾及到面前的利弊,而看不到稍远一点的得失。

刀口舔蜜,鲜有不割其舌;逆风扬尘,少有不污自身。佛法是灭苦之道,各种约束、教化与修行,照样为了获得真正的安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5.五百菩萨的大愿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5.五百菩萨的大愿

15.五百菩萨的大愿过去旷野菩萨化身为鬼,散脂菩萨化身为鹿,慧炬菩萨化身为猕猴,离爱菩萨化身为羚羊,尽漏菩萨化身为鹅王,一共有五百名菩萨都各自化身为种种飞禽走兽的模样,而且他们的身体都发出智慧的光彩...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消除嗔恨心所导致的果报?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消除嗔恨心所导致的果报?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消除嗔恨心所导致的果报? 问:怎样才能消除嗔恨心所导致的果报? 答:在有些机缘下,比如恶念特别强烈,心特别不清净,或者对境比较殊胜的情况下,果报成熟得特别快,就会导致现世现报,即一...

吃大豆柠檬防感冒

吃大豆柠檬防感冒

氨基酸和维生素C都是我们身体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需营养素,只能通过食物来摄取。这两种物质不仅是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在秋冬感冒高发季节,常吃富含这两种营养素的食物,能帮助人体抵抗...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可四尽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可四尽

不可四尽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叫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当年,他在苏州太平寺担任住持的时候,他的师傳五祖法师曾对他说:担任这座寺院的住持,其实就是给你自己的劝诫。五祖所指的是《法演四戒》,分别有四点:一是...

地藏菩萨感应录:掉以轻心留隐患 如遇神助火灾离

地藏菩萨感应录:掉以轻心留隐患 如遇神助火灾离

我读高中时候,业障重,尽管很努力,但总是考不好,由于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对自己很没有信心。高三模拟考试上不了本科线,前途堪忧。有一天我妈替我到庙里点灯,居士们让我妈不要担心,说我一定会考上。从那以后,...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2、估客驼尸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2、估客驼尸

42、估客驼尸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的人。可是世间竟有缓急颠倒,舍重就轻,岂不是愚迷众生么?从前有一个经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