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五、盲者

十五、盲者

挖掉万人双眼,受累世皆瞎报

当佛陀住在木特乐城的芒果园中时,木特乐城有位财富很多的施主,名叫具资。他与妻子共度幸福的生活,但妻子怀孕九个月后,却生下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夫妇二人心中非常痛苦,觉得生养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是个瞎子,不如喂狗算了。于是,他们趁黄昏没人看见的时候,悄悄地把孩子丢在路边。

世尊观察到这位瞎眼的婴儿被教化的因缘已经成熟,而且借着他还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便加持婴儿不会被恶狗吃掉。

第二天一早,世尊着衣持钵率领比丘僧到木特乐城。当地居民见到世尊一大早率领僧众来到这里,感到十分稀奇,猜想会有很精彩的授记。

这时,佛陀思维:「这个孩子若能回忆前世,并能与我对话,对众生将会有很大的利益。」于是,佛陀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使这个孩子能回忆前世,并能开口与佛陀对话。

「你是『丑陋的人』吗?」世尊问这个婴孩。

「是的,我是『丑陋的人』。」孩子说。

「你觉得身口意所造恶业的果报会成熟吗?是不是很痛苦?」世尊又问。

「佛陀啊!身口意所造的恶业肯定是会成熟的,果报真是苦不堪言啊!」

「那么,你是皈依怎样的恶知识才形成这样的恶业呢?」

「并不是依止恶知识的缘故,而是我没把心调伏好。」

木特乐城的居民见到这样的景象,心中皆充满疑惑,暗自猜测这个孩子的来历,都想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谁,有怎样的前世?为什么他能与佛陀对话,且能回忆前世呢?由于敬畏世尊的威严,便悄悄地向阿难尊者提出心中的种种疑问。

「只有佛陀知道一切,你们应该去请问世尊才对。」阿难尊者对他们说。

「我们因为惧怕佛陀的威严,不敢冒犯。尊者,您能不能代我们请求世尊,为我们开示呢?」

阿难尊者回答:「可以,我就代替你们向世尊请教。」

于是,阿难来到佛前,恭敬顶礼,合掌请问:「世尊!这个孩子前世是谁?他到底造了什么业呢?为什么他能够回忆前世,又以小婴儿的身体开口和您对话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个孩子前世曾造作很大的恶业。很久以前,统治木特乐城的国王,名字叫『丑陋的人』。他的性情十分残暴,有着极强的嫉妒心,严格管教所有的王妃。当他带王妃出游的时候,不但不准别人见到王妃的脸,连街道两旁的门窗都不准打开,万一有人不小心见到了,他会立刻挖掉那个人的双眼。

有一次,他与王妃亲眷一起在公园里游玩。那时没有如来出世,但有一位圆满功德的独觉在山林里修行。碰巧独觉刚从山林里走出来,被几位王妃看到。她们觉得独觉的身相庄严,身心调柔,便生起无比的欢喜心,纷纷取下自己的面纱,跑到独觉前恭敬顶礼。国王知道这事后,非常生气,命令手下挖出独觉的双眼。这位独觉因为前世恶业所感召,受害的当下不能显现神变,但随后就恢复了。

独觉知道国王一伙人已经造下很大的恶业,为了救度他们,便飞入空中,示现燃火、下冰雹、闪电等神变。因为凡夫对神变有大信心,所以当国王见到这样的情景,对独觉生起信心,当下五体投地,扑倒在独觉脚下,恭敬顶礼,并对独觉忏悔:『大尊者,请您下来吧!我已造作很大的恶业,请求您接受我的忏悔。』接着,独觉便藉这个因缘示现涅槃。

国王因为对独觉有大信心,就将独觉的骨灰作成遗塔,恭敬供养,并在遗塔前发愿:

『愿我以后的世世生生中,不要承受今生所造恶业的果报,并愿以我造塔、恭敬供养独觉的功德,生生世世生在富贵之家,且能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如来前,令佛欢喜,出家获得阿罗汉果。』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的国王就是现在这个瞎了眼的孩子。因为他曾经挖掉成千上万人民的眼睛,当这个恶业成熟的时候,五百世中下地狱受无量的苦。从地狱中解脱后,五百世中转生为盲目饿鬼,接着,五百世中转生为瞎眼的畜生,最后,又五百世中转生为瞎眼的人。」

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这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受完所有的痛苦呢?」

世尊告诉他们:「将来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善意如来出世的时候,这位盲人才能转生为六根具足的正常人,并在善意如来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得阿罗汉果。证果以后,因他前世恶业的最后果报成熟,业力现前,乌鸦啄食他的眼睛,以这个因缘,他示现涅槃。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感受痛苦。」

佛陀宣说完毕,所有在座的人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这时,世尊看他们的因缘已能受法,就为他们传授相应的法。这些人中,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忍、顶、世第一位,有些人得到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有人得到金轮王、梵天、帝释天的果位,有人得到独觉果位,有人则是种下无上的菩提种子,还有更多人因此对三宝生起真实的信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打坐养生,康健修行,浅谈素食的四种境界

打坐养生,康健修行,浅谈素食的四种境界

不管我们是基于何种目的吃素,基本上来讲都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着想。下面就浅谈一些大多数都会历经的几个层次。第一层:此时初步断肉戒杀,会像小孩一样,看到吃的就会流口水,“香姑蓝瘦”,所以,没办法,只...

在家里供奉菩萨的步骤

在家里供奉菩萨的步骤

摆放位置要注意1、要挑选吉日奉请和安放佛像,而且要怀着一颗虔诚恭敬的心,好的开始是很重要的。2、佛像背后不可无靠,也不可临窗,最好背后要靠实墙。3、佛像不要紧邻厨房和卫生间,也不要正对着主人的卧室。...

诸法本经

诸法本经

诸法本经 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参考文献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佛教藏文学院一九二六年入藏愿文,由大勇、大刚、能海、法尊、观空师等十七人签名。二、能海上师:舍利弗毗昙禅定品学记讲录。三、能海上师:康萨仁波卿行迹记初稿。四、尘空法师:《五台山广济寺茅蓬...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劝诫章总述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劝诫章总述

下面学习《感应篇·劝诫章》的最后一部分——从善恶之果而劝,原文是这样的:“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吉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6)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6)

子二示无大小义分二。丑初疑问阿难不知,见大见小,乃因前尘而殊,并非见性有大有小。因闻佛说,见性周遍,非汝而谁?遂又计执,以为见阎浮提时,见性甚大,可谓周遍;今入室时,唯见一室,所见有限,如何可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