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guǒ)免尸骸之暴露。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称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pin)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c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6」“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佛陀在广严城乐音树下告诉文殊菩萨,说东方一个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是那个世界的教主。这个“教主”...

应当发愿让世界消除灾难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会有感应的。有些问题不要看得过深了,我们把它现实化,就是看成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把它融于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经上教导我们的,都要求我们把它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我们有什么具体困难、有什么苦难,都可以这样求,求的时候你要发愿。像光目女说要度一切众生,这只是个愿,她当时还是个女孩子,但是这个愿可以导致她行菩萨道,因为她今生发愿、来生发愿、生生发愿,永远不停歇地发愿,永远不停歇地度众生。

我们的眼光不要看得太浅近了,不要看一世、两世,更不要看我们现在当前的富贵、贫贱,不要注意这个。要注意什么呢?现在众生的灾难,我们时时地发愿,念经也好,念佛也好,希望这一切灾难不要发生,乃至于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有多少力量尽多少力量。

我们信佛的是这样,但是不信的就幸灾乐祸。如果哪里打架,看热闹的人多得很;听说哪儿发水火了,他就说“我早就知道它该遭殃”。他哪儿知道了?看人家地震了,他自己的没塌,他很高兴幸免了。现在很多人都幸灾乐祸,这也是愿,不过是恶愿。就冲这个愿,非下地狱不可,不管有没有做,这比你亲自杀一个人恶得多。

我希望我们的佛弟子,凡是听到《地藏经》,大家都发愿,愿这个世界消除灾难;听到哪里有灾难,你马上就回向。你念十声“地藏王菩萨”也好,念一部《心经》也好,就只要几分钟,效果如何你不要问。为什么呢?这个效果是你所看不到的,你周围的气氛也都不同了。

听到哪里有难,你马上就回向

应当发愿让世界消除灾难《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会有感应的。有些问题不要看得过深了,我们把它现实化,就是看成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把它融于现在的日...

和合术要一个月吗?我只用了三个月时间

和合术要一个月吗?我只用了三个月时间

和合术是主要针对婚姻、恋爱和感情方面进行催合的道教科仪法事,适用于夫妻及恋人之间。只要双方有意愿不违背道德,都是可以通过和合术得到改善。和合术要一个月吗?我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挽回了出轨的老公。老公出...

佛教中守护庙门的两位力士是谁?

佛教中守护庙门的两位力士是谁?

佛寺大门一般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有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门”又称“山门”。有的寺院只有一座大门,也称为三门式山门。三门常盖作殿堂式,故又称为“山门殿”。佛教...

达真堪布:怎样下决心吃素

达真堪布:怎样下决心吃素

达真堪布:怎样下决心吃素 问:为了长养慈悲心,能够更好的清净自己,好好表法,接引众生,一直想发心吃素,但是因为业力深重,一直无法下决心,怎么办?上师答:想吃素,你就你多思维吃素的功德、吃肉的过失,慢...

大乘显识经(2卷)

大乘显识经(2卷)

0347 12 P0178 大乘显识经(2卷)【唐 地婆诃罗译】No. 347大乘显识经卷上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