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恰嘎国王

二十、恰嘎国王

轻慢尊者再忏悔,暂失王位后复得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轮回的痛苦,获证阿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恩,他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一次,他观知印度南方萨弥城的众生与他有缘,而且度化的时机也已成熟,就着衣持钵前往萨弥城化缘。果然,一到城里就有许多大施主及亲眷供养他,尊者观察他们的根机意乐,为他们传授相应的佛法,他们有的证得圣果,有的种下如来正等觉的种子,更多的人对三宝生起大信心。

后来,得果的弟子向尊者祈求:「尊者,您对我们有大恩德,把我们从三恶趣中解救出来,再也不用轮回了。所以,我们诚心祈求您,希望您在有生之年,能接受萨弥城信众的供养。」

尊者和善地说:「待在这儿也可以,但我还要饶益其它的众生。」

由于尊者广度众生的大悲心,感召各地的朝拜者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请益。就在这时候,恰嘎国王率领四大军队打猎,经过此施主门前,看到人潮拥挤的景象,便问大臣:「这个院子怎么这么多人?」

大臣说:「听说有位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在这里,所以,有很多人朝拜他。」国王听到尊者的名字,知道他是友邦邻国国王的儿子,出家后已证得阿罗汉果位。

「哦!原来是那个人,我应该去看看他。」于是,国王便走进院内,尊者看到他,没有起身迎接,依然坐在法座上。国王顿时感到有点不悦,但还是勉强礼拜尊者。

「他毕竟是在我的国土上,居然敢对我不恭敬!」国王出来之后生气地说,大臣们也议论不已,说些冒犯尊者的话,国王听了更是怒气填膺。

后来打猎返回时,心有不甘的国王说:「我们再去,如果那位尊者仍然那副姿态的话,我就砍断他的头!」

「对,应该如此!」大臣们随声附和着。

这时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心,就向前跨了六步去迎接国王。因为劳烦尊者亲自迎接,国王身上原有的光立即消失,大地瞬间裂开。国王非常害怕,他知道是尊者亲自迎接造成的,便马上跪下来,向尊者顶礼忏悔,并祈求:「寡人愚昧无知,只求一心一意忏悔。」

尊者悲怜,慈眼看着他说:「这对我倒没什么,您已经知道错了,好好忏悔就可以了。」

「我发了恶愿,身造恶业,会不会影响我的王位,危害到我的生命呢?」国王担心地请问尊者。

尊者安慰他:「不用担心,您的生命不会有损伤。但因我迈六步迎接您的缘故,您将失去六个月的王位;因您忏悔的缘故,王位会失而复得。若您对我生欢喜心,身上的光可以恢复,裂开的大地也对您无害。」国王立即对尊者生起欢喜心,当下,身上的光复原,裂开的地也闭合。国王于顶礼尊者后,就回去了。

过了不久,恰嘎国王又带着军队到森林中打猎。当国王独自朝某一方向追捕猎物时,迷失在森林中,看不到其它人,他着急地四处奔走。天黑后,国王既急且怕,竟然精神错乱了!他见到一个牧童的家,就随随便便地闯进去。牧童不知道他是谁,见他神智不清,也就让他住下来。之后,国王更是完完全全地发疯了。

太子、大臣们等不见国王身影,在森林中四处寻觅,一无所获,只好放弃回去,此后居然不曾想要找国王。直到六个月过后的第一天,一位大臣才忽然想起丢失的国王,大臣们互相商量:「我们再去找国王吧!若能找回来,最好;若找不回来,就另立太子为国君。」于是,太子与大臣们共同外出寻觅国王。

同时,国王的神智清醒了,牧童也认出他是恰嘎国王,在送他回宫的路上,正巧遇上前来找寻国王的太子及大臣们。

太子兴奋地问:「父王,您这六个月来,是如何过日子的呢?」国王就把这六个月中如何如何,详细地告诉太子。

在他叙述时,聪慧的太子回想起尊者曾对父王的授记,便禀告父王:「这一切正应验了尊者的授记啊!」

国王也觉得此事不可思议,顿时,对尊者的信心更加增上,便对太子说:「父王暂时不回宫,要先去礼拜尊者。」

他们直接到萨弥城的施主家,国王一见到尊者就恭敬顶礼,并祈请传法,于是尊者传给他相应的法。接着,国王请求尊者接受他七天的供养,尊者也默许了。

供养圆满后,尊者又为他们传法,他们赞叹尊者的传法功德后,返回宫中。

后来,世尊与僧众来到萨弥城,也安住在施主家中,恰嘎国王知道后,立即去拜见世尊,世尊也为他传了法。国王请求世尊:「世尊,您能否在三个月中接受我的供养?」世尊默然答应。

在这三个月的广大供养中,国王对尊者是另眼相待,许多比丘不解,便好奇地请问尊者:「为什么国王总是特殊对待您?」尊着就将整个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

于是,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国王先对尊者生瞋心,导致身光消失?之后,又生信心,使身光恢复呢?请世尊为我们开示。」

世尊告诉比丘们:「这是他前世的因缘。久远以前,有一位宁布国王在治理追培城的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富裕祥和。宁布国王部下有一位小国王,小国王的太子精通十八明等世间学术。这位聪颖的太子观察到父王有时伤害人民,有时又利益人民,以及种种人生的苦乐悲欢,而深有感触。经过长久的观察,太子生起勇猛的出离心,舍弃王位,到森林中修行。后来,他修得四禅八定及五种神通,成为一位著名的仙人。

修成后,他回宫传法,当时,对他恭敬供养者多不胜数。那位宁布国王打猎路过,见到众多的人群,就问大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聚在这儿?』

『是您部下的太子修证成仙人,回宫传法,所以聚集很多人。』大臣说。

听到这些话,国王心想:『以前我们彼此颇为友好,应该去看看他。』

当宁布国王拜见仙人的时候,仙人没有起身相迎,于是国王生起瞋心,而想要杀掉他。正动念之时,国王身上的光立刻消失了,大地也随之裂开。他害怕极了,马上跪在仙人面前请求忏悔。

仙人慈悲地说:『这对我没什么,但是在因果面上,您得多考虑。』

国王再三祈问:『我对您发了恶心,会不会影响王位?会有什么样的报应呢?』

仙人安慰他:『不会影响到您的王位,如果您对我生起信心与欢喜心,身光会立刻恢复。』国王当下对仙人生起欢喜心,裂开的大地随即闭合,身光也回复了。

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布德作拉巴多扎尊者,宁布国王就是今世的恰嘎国王。这就是他们的前后世因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买智慧

买智慧

買智慧人生要如何才能快樂幸福呢?是擁有財富、美貌,還是地位、名聲?佛典裡有一則公案──有一個國家很富有,擁有全天下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國王卻仍然感到不快樂,因為他想要的東西都已經得到了,生活中沒有期待...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佛陀传道初期,常随众的比丘弟子,光是度了三迦叶及舍利弗和目犍连以后,就有千余人之多,随后又有很多的求道者加入僧团,这么多的比丘住在一起,常有些意见的争执,这自是免不了的...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七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七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一百零三面倒数第四行,从经文看起:  【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

天地八阳神咒经

天地八阳神咒经

天地八阳神咒经天地八阳神咒经唐三藏法师 义净 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达摩城寥廓宅中,十方相随,四众围绕。尔时,无碍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众生,递代相生,无...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雷击孽子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雷击孽子

雷击孽子戈太仆仙舟言:乾隆戊辰,河间西门外桥上,雷震一人死,端跪不仆,手擎一纸裹,雷火弗爇。验之皆砒霜,莫明其故。俄其妻闻信至,见之不哭,曰:早知有此,恨其晚矣!是尝诟谇老母,昨忽萌恶念,欲市砒霜毒...

达真堪布:天人为什么还堕落地狱?

达真堪布:天人为什么还堕落地狱?

达真堪布:天人为什么还堕落地狱? 问:在讲因果轮回的时候讲到,“由嗔心导致的杀盗淫妄是堕入地狱的因”,又讲到“天人死后多数直接堕落地狱”。但是没有听说过天人因嗔心造杀盗淫妄酒的业,为什么还堕落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