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感应录:走投无路遇佛经 还清狠债得大益

【云南】德源居士2007-5-9

到今天2007年5月9日,末学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已满一年。在此把这一年恭诵的感悟奉献给大家!

感谢三宝的加持!

感谢地藏王菩萨的加持!

去年,末学在家乡遇到一位善知识,他是修禅宗的,禅定功夫了得,但是他专门弘扬净土法门!在他的细心指导下,末学开始读诵《地藏经》。在这一年里,末学诵经获得了如下利益:

一、卸掉高利贷重负

末学家里欠下巨额债务,其中大部分是高利贷,家人被这些巨额债务压得透不过气来,父母每天做小本生意获得的利润,都拿来还高利息了!在这些债务逼迫下,我痛苦过、失望过、责备过,每天都被这些债务折磨,内心倍感焦虑,感觉自己几乎快要爆炸了!

正感走投无路的时候,幸遇师父,在他的细心指导下,我开始读诵《地藏经》。

2006年12月底,诵经已有半年多,刚好房子价格大涨,家人决定卖房还债。有如奇迹似的,房子在一个星期内就遇到买主,顺利卖掉,并且价格是这个小区所卖出去的房子中最高的!

我家还清了所有债务,被追债的日子终于彻底结束!一个人成年累月被高利贷烦恼,突然有一天,一切重负都释放掉了,你想,这种感觉好不好?这都是诵读《地藏经》带给末学全家的加持!

佛菩萨的佑护是巧顺人力的,绝对不会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大包钱给你还债。末学今天欠债,卖房还债,必然有前世因果,在末学卖房的过程中,佛菩萨顺水推舟,让我以最快的速度(耽误一天,就有一天的高利息)、最高的价格出售!也让末学前世的重业,今世得以轻报!

另外,此事正好给末学修“无常观”,让末学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实中房宅财产都是不安稳的,极乐世界才是末学真正的家!

二、顺利租到理想的房子

2007年3月25日,末学和妻子卖掉房子后,搬到了一处环境较差的民居。那个地方环境差、卫生条件也不好,特别是对小孩的成长不利。妻子多次抱怨末学,以至家里有过很多次争吵。由于房价过高,要租到理想的房子比较困难,末学于是坚持老实读诵《地藏经》,并没有去刻意祈求什么。末学的师父告诉末学,认真修行,一切水到渠成!果然,搬家两个多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末学租到了一套地点理想、房子理想、环境理想、租期理想、价格理想的房子,在末学所认识的租房朋友当中,末学的房子是综合条件最好的。

末学卖房—还债—租房,这三步每一步都是又快又好!不敢奢求却超过预期。

三、妻子态度转变

妻子对我家卖房原是很反感的,其实我也能理解她,谁不想保有恒产呢?这次卖房妻子却没有再反对,反而还帮了不少忙,使房子卖了一个好价钱。妻子对我学佛原来也是比较反感的,但是现在发现她越来越能容忍了,反对的程度有所减轻。我想,要继续加油,努力修学,争取把她也转化过来学佛!

四、《地藏经》很“厉害”

我在工作上得到的加持也比较多,其它还有一些感应,就暂不讲了。我只是想说一句话,《地藏经》非常厉害!佛菩萨从来都没有舍弃过众生,一直在加持着我们。只要我们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做了,必然会感受到佛菩萨的加持的!

师父让末学诵读《地藏经》的目的是:消除业障,进入诵经定,依教奉行,打好进一步修习的基础。

前一段时间末学主要专诵《地藏经》,日诵一部,专念地藏菩萨圣号,每天5千遍!行持十善业道,吃素、放生。但有时候由于偷懒,没有完成,惭愧!

读诵《地藏经》勿庸置疑会得到许多利益,末学写出这些感应,只是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但修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这些世间利益,这些只是修行当中出现的副产品。我们一定要端正自己修行的目的,要发成佛利益众生的大愿!要脚踏实地老实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菩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自作其业,自受其报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自作其业,自受其报

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古代波斯国的一个国王,喜欢在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而每 次午睡时,他都让近侍守候在自己的床边,以便随时服侍自己。一天,他照例又睡下,两个近侍一个站在床头,一个站在床尾,为他轻轻地摇着扇...

禄东赞法王第四世慈仁嘉措法王对闻法上师的开示

禄东赞法王第四世慈仁嘉措法王对闻法上师的开示

今天在这神圣庄严的寺庙,我首先对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及护法们致以最虔诚的敬礼,我代表仁波且、法师们祝贺各位参加闻法上师的考试,已经通过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资格的考试,成为闻法上师。以后你们...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放下屠刀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放下屠刀

放下屠刀(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希望种出豆来吗?那你就不要种上苦瓜!(二)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是我国广西的省会,同时也是广西绥靖公署的所在地。当时由目前在美国作寓公的李宗仁充当主任,在台的...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自性为何?定复为何者?无论出家僧尼行者,或在家居士等,所修之法,盖为奉行佛意、依正法之义而行之了脱生死之法,别无他耳。此了生死之法修,依众生各自不同之缘起而作不同形式、方法之修持,以八万四千不同之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吐 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吐 痰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要吐痰,...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隆莲法师:未必钱多乐便多隆莲法师简介:(1909~2006),四川尼众佛学院倡办者、首任院长,被尊称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象还是非常明了的。作为一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