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海搜珍:好景不常·出法句譬喻经

好景不常出法句譬喻经

【经文】世尊在罗阅祇耆阇崛山,时有淫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独诣山中,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照影,自见面像,姿妍无比,即便念言:『云何自弃作沙门耶且当暂时快我私情。』便即还家。佛知莲华应当得度,乃化作妇人,端丽绝世,胜莲华女,寻路而来。莲华见之,心甚爱敬,即问化人:『从何处来?夫主内外?皆在何许?云何独行而无侍从?』化人答言:『自城中来,欲还归家,虽不相识,可共同行,还到泉水上。』莲华言善,于是二人相将,还到泉水上。化人陈意委曲,谓行路倦乏,即就地睡,枕莲华膝。须臾之顷,忽然命绝,膨胀臭烂,腹溃虫出,齿落发堕,肌体解散。莲华见之,心大惊怖,云何好人忽便无常,此人尚尔,我岂得欠?应当诣佛,精进学道,即至佛所,五体投地,作礼自陈,佛告莲华:『女人有四事,不可恃怙,一者少壮会当归老,二者强健会当归死,三者六亲欢娱会当别离,四者财宝积聚会当分散。』莲华闻法,欣然开解,得阿罗汉。

【译语】世尊(凡是佛,同有十种名号,佛与世尊即十名之二,此世尊乃称释迦牟尼佛也)。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说法时,国中有一淫女,名曰莲华(华即花之正字,花乃俗字),他自己发生善心,便放下一切世事,出家做比丘尼。独自向耆阇崛山走去,为的是要礼佛,要听佛说法,走不到一半路,经过一股流泉水,女掬水饮之,洗手时照见影子,自己看见自己面貌,十分妍丽,心上一转念头,我有这样美色,为什么不知利用,反放弃了出家呢?不如且慢出家,先享受几年情欲的快乐。主意既定,便即还家。其时佛在山中,知道莲华女应当得度,乃化出一位妇人,端丽绝世,胜过莲华女十佰倍,寻路行到莲华家中。莲华一见,心里极度爱敬,殷勤问化人道:『从那里来?丈夫及眷属亲戚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独行?没有一人陪侍?』化人答言:『从城中来,欲回家去,既蒙一见如故,敢请送我同行到泉水边。』莲华说好极,于是二人同行,回到泉水边。化人娇喘微微,说是行路倦乏,二人坐下休息,化人把自己的头搁在莲华的膝上,睡倒下去。不料睡下后,立即气绝身死,而且身体立刻肿胀臭烂起来,肚腹溃裂,虫蛆涌出,齿落发脱,肌肉身体,登时腐烂得不成模样。莲华见了,非常惊怕,为什么这样美丽的人,好好的忽然无常,此人尚且如此,我面貌不如彼者,岂能常久不死。还是赶快投到佛前,努力学道的好,想罢,即到佛前,五体投地行礼,陈说学道志愿,及所遇妇人忽然死烂之事,佛便告莲华道:『女子有四件事,最是靠不住,一者,年龄虽然少壮,终会变老;二者,身体虽然强健,终会死灭;三者,六亲虽然欢爱,终要别离;四者,财宝虽然攒积,终要分散。』莲华闻法,欣然开解,得阿罗汉果。

【释义】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诸佛菩萨以百千方便救度于人者,无非欲令离此火宅,得究竟安乐而已。世俗种种贪着,以为快乐者,在修道人看来,皆是桎梏,把人束缚得不能出此火宅;而少壮之人最难解脱者,惟有淫欲。世所谓爱情,所谓恋爱,若微细推察,则百分之九十九源于淫欲,即使高尚其志,好色而不淫。然所好之色身,本是幻有,一旦无常,即肿臭烂裂,虫蛆咂食,纵在少年,外色姣好,而其身中屎尿污液,亦复极不清净,果何所取而爱好之耶?色欲有丝毫不断除,无论如何修持,终不能出离欲界,何况出离三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须发宝塔(出四分律)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须发宝塔(出四分律)

须发宝塔(出四分律)【经文】佛在王舍城,无敢为剃发者,唯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为佛剃发。儿父母在佛前,合掌问佛:『儿剃发尚可否?』佛言:『甚能剃发,但身太曲。』父母教儿小直。佛又言:『善能剃发,而身太...

细说和合术

细说和合术

和合术,常给人神秘而不可知的色彩,现实上,爱情的和合与人的磁场有著极大的联系,这一点与风水五行之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和合之法脱不了阴阳之理,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万事万物都有其所遵循的轨迹。...

星云法师:健康的重要

星云法师:健康的重要

人间什幺最重要?健康最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即使拥有财富、爱情、名位、权利等,于己又有何意义! 根据资料显示,人类死亡的原因,依序是:第一、疾病:例如爱滋病、肺结核、肝癌、心脏病等,于今都是名...

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开始风靡全宇宙,没喝过小青柑都不好意思自称茶友。有很多茶友在拿到小青柑后,都会纠结是该保持完整,还是该一把捏碎?或是吐槽:出味慢?茶味不足?在讨论哪种冲泡方法更适合之前,首先要先知晓一个原理:...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二十二集)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二十二集)

太上感应篇  (第二十二集)  1999/6/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22各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十二句:【月晦之日。灶神亦然。】这八个字就是一段。这篇文字一开始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转世成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转世成牛

一位成就高僧要圆寂了。弟子们舍不得师傅。问师傅师傅啊师傅,您往生会去哪里?我们给您助念师傅一语惊人我去做一头牛。师傅没有打一点妄语,转世成为一头牛。奉献自己的牛奶给人充饥,奉献自己的力量无私耕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