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盗保财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

是为十。”

偷盗,就是偷取别人的东西,这种不劳而获的事情,不论对世法或佛法来说,都认为是罪恶的行为。人生活在世间,要有维持生命生存的资粮,如衣服、饮食、金钱等,如果缺少的话,生命就难以维持下去。所以,把别人的财物偷去,使别人失去生命所需要的,乃至使别人因此丧失生命,这是很大的罪业。佛陀深深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这点制定得特别严,凡是为了贪图他人的钱财,而偷盗欺骗,或强行夺取、暴力劫取、妄语掠取、偷窃盗取,或依条文契约合同诈取,这些都是以不净身业而构成偷盗罪。也就是说,如果物主不同意,不论是用什么手段,诱骗也好,偷窃也好,或者是强夺诈取,皆叫做“盗”,在佛法上又称为“不与取”。包括走漏国家法令规定的税捐,或者利用职权去贪污舞弊,乃至坐车不买票,在寄印刷品的邮件中偷夹信函,在一般信件中附寄现金,这都算是偷盗的行为。

近代佛教有名的弘一大师,因为精通书法,所以向他求墨宝的人很多。有一次,他的在家弟子寄了一卷宣纸给他,请他写字,但是当他写了所要写的字以后,还剩有宣纸,他因为不知要如何处理,为了不犯偷盗,所以他便特别写信去询问那位在家弟子,由此可见弘一大师持戒的慎重了。

佛经中说:“世间的钱财是五家共有,不是任何个人所专有的。”

什么是五家呢?就是恶王、盗贼、水、火、败家子。因为百姓如果遇到一个暴恶的国王,他可以将你的财产没收或者充公。如果你的钱财太多,可能会引起强盗、土匪来劫取。有时遇到大水,如霪雨成灾或山洪爆发,房屋、财产就会被大水流去,有很多人都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如果遇到火灾,所有的东西也会烧得寸草不留。较不幸的,如果家里生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那么就会将父母辛辛苦苦节省下来的几个钱挥霍散尽。因此,佛法说:“钱财是五家共有。”

然而,钱财为什么会是五家共有呢?就是因为过去曾经种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钱财的业因,所以才会得到这种报应。如果不去抢或偷别人的东西,而是用自己的劳力、血汗赚来的财富,或者是从布施所得来的果报,那就不论你有多少钱财,自然会获得因果律的保障,不会遇到恶王、盗贼,大水、火灾也与你无缘,败家子更不会出生到你家,所以钱财自然不会为五家所散灭。

过去隋朝的华严初祖杜顺禅师,就曾经将鞋子晒在他所照顾不到的地方。有人对他说:“鞋子晒在那个地方,不稳当,要小心注意!”

杜顺禅师说:“我从无量劫以来,不曾偷过人家一文钱,我不怕有人偷我的鞋子。”

所以,人如果要保全自己的财产,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方面多作布施,一方面不投机诈取不义之财,那才是最稳当的保险。

佛经上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永离偷盗,除了财富可以受到保障之外,还有种种的利益:由于本身人格健全,得到别人的信任,所以会获得很多人的爱念,没有人敢随便欺负,相反的可以得到他人的赞美,善名流布。又因为从来不曾有过偷盗,自然心安理得,不会忧虑为人损害,或受法律制裁,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必然无所怖畏。由于所有的钱财都是自己付出劳力与智慧得来的,心里不会感到不安与心虚,因此生活安乐,身体健康,口才流利。这种不贪他财的人,必定时常欢喜布施,所以到临命终时,便往生天上,享受天上的福乐。”

现在的社会,常常有偷盗或抢劫的案件发生,致使整个社会都不安宁,但这些犯案的人,最后都不会得到好的结果。造了偷盗的不净业,当业果完全成熟时,必轮回生于饿鬼道,受尽饥饿之苦,如业果未熟而再度转生为人,必定非常贫穷,生活窘迫,并且继续有偷盗窃取的行为。所以,学佛修行人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有偷盗的行为,以免失去人格,损失道德,同时也逃不过业果的报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静坐入定方法

静坐入定方法

静坐入定方法 1.入禅定的条件 shy; 要离五盖 shy;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

清明时节吃什么 自制素食小炒芦蒿香干

清明时节吃什么 自制素食小炒芦蒿香干

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紫千红争奇艳。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很多学校又开始组织学生春游了。这也让我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春游,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各人的美食外,就是喜欢一起挖野菜, 什么荠菜、马兰头、蒲公英...

挽回女友的快速方法  找到原因最关键

挽回女友的快速方法 找到原因最关键

为何相爱的两个人,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矛盾就会慢慢的增加,难道他们都互相不爱对方了吗?答案当然不是的,感情中出现矛盾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合适的两个人。两个人之间的默契都是需要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恒迦达出家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恒迦达出家的故事

恒迦达出家的故事如果真要出家,是谁也障碍不了的,不是父母妻子放不下你,不让你去出家,而是你自己放不下世俗的恩爱,没有勇气做一个舍家离欲辞亲割爱的出家人。能否出家,有没有佛缘,全在你的一念之间。王舍城...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骄傲的风筝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骄傲的风筝

骄傲的风筝风筝升到半空中,还在慢慢往上升。迎面飞来一只小鸟,风筝对它说:「小老弟,你有什么了不起的!等一下我肯定飞得比你还要高!」小鸟朝着不可一世的风筝看了看,说:「就算你飞得比我高,这也不是你的能...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和尚正误‘真诀\’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和尚正误‘真诀\’

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见一小屋内放光,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而入,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打过招呼便问:施主练的是什么功?老叟答日:菩萨咒。和尚更为高兴,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末听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