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上海居士林请普说

虚云法师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谈浅说。无非古人剩语。与我本没交涉。想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有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其方在我华夏最灵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时。目下兴盛见称者。无越江浙。于台贤慈恩。东西密教。大展风光。诸法虽胜妙。唯于宗律二法。多不注意。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因甚人末。盖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故有如此现象。大概目下之弊病。莫非由此。既然如是。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不可不仔细。慎勿暴弃。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若一圣贪习多门。犹恐不得圆通。故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名。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但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之所能解。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沩山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岂欺我哉。每见时流不识宗旨。谬取邪信。以诸狂禅邪定。讥毁禅宗。不识好恶。便谓禅宗如是。焉知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粟。独推宗下。超越余学。若论今时。非但禅门。此外获实益作狮吼者。犹罕见之。其余诸法。亦不无弊病。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虚云一介山野之夫。智识浅薄。因承列位厚意邀来。略叙行持损益云尔。今朝九月正十九。共念观音塞却口。大士修从耳门入。眼鼻身意失所守。绝所有。切忌有无处藏身。当下观心自在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神算子”指点过的婚姻就能百年好合吗?

“神算子”指点过的婚姻就能百年好合吗?

“神算子”指点过的婚姻就能百年好合吗?张姐的女儿秀秀身材苗条,皮肤白净,丹凤眼儿,很漂亮,可快三十了,婚事还没着落。我告诉张姐:“婚姻急不得,缘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你不知道,几年前,银杏寺正月十...

现在流行的瑜伽是正修吗?

现在流行的瑜伽是正修吗?

现在流行的瑜伽是正修吗? 雪漠著作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陈亦新:瑜伽的本意是什么?目前流行的一些瑜伽、灵修之类的是真正的修行吗?●雪漠:光明大手印是让上师的那种巨大的生物场和你达成共振,上师将...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莫易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莫易信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

素食的利益

素食的利益

素食的利益‘素食的利益’一书,原是 家师上广下化老和尚,在民国六十九年秋,应邀于台中市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为大专生的演讲稿,后略加修改,出版成书。意外地,此书一出风行一时流通颇广,至今已重印七版。研其...

禅茶三字经

禅茶三字经

说禅茶,本一味,茶叶者,为色蕴,茶味者,受蕴也,皆应明,缘起者,本性空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号无明。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此生。迷则凡,悟则圣,真如体,须亲证。...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放羊小孩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放羊小孩

放羊小孩以前有个小孩,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靠给别人放羊挣些工钱维持生计。草原上有很多田鼠挖的洞,他每次放羊的时候,会往田鼠洞里放上三个羊粪球,然后开始祈请:尊敬的莲花生大士,请您加持我让我变得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