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须知感应云者即因果之谓也

历史者,古今治乱贤愚之陈迹也。感应者,古今得失吉凶之征验也。历史多矣,孰能一一遍读。故特撮取感应事迹之显著者,统而纪之,以贡同伦,用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鉴。庶可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

须知感应云者,即因果之谓也。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欲免恶果,必须修善因。倘或造恶因,断难得善果。余常谓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若无因果,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遑论明明德以止至善,断烦惑以证菩提乎。由其知有因果也,则必趋吉避凶,改过迁善,闲邪存诚,克己复礼,冀入圣贤之域,期登极乐之邦。上焉者安而行之,中焉者利而行之,下焉者勉强而行之,同得格物欲以显良知,出迷途以登觉岸。于以知圣贤佛菩萨,参赞化育之道,其原始要终,不外因果二字。而为天下古今治乱持危,淑身觉世,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一大根据。若欲挽回世道人心,舍提倡因果报应,纵令其学识道德,神通智慧,与圣贤佛菩萨相齐,亦无如之何矣,况其下焉者乎。然世人每每于因果之泯而无迹者,多忽略而不深体察。于显而易见者,或有别种因果夹杂,致难见报应。肉眼凡夫,不知所以,遂谓善恶皆空,无有因果。由是以一己之偏见,谓为的确无谬。而圣贤佛菩萨之所说,皆以为荒唐无稽,不可依从。从兹逞己邪见,妄充通家,发为议论,自误误人。以一传诸,变本加厉,以驯至于废经废伦,废孝免耻,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一一皆为演出。以致天灾人祸,日见降作,国运危岌,民不聊生。究其根源,总由不知因果报应之所致也。

民十三年,江浙交战,魏梅荪居士,避居上海,思所以息杀劫而弭祸乱于将来者。余劝其遍阅二十四史,择其因果报应之显著者,录为一书,以为天下后世一切各界之殷鉴。梅荪颇欢喜,曾屡商办法。以年老精神不给,又无力请人代劳,怅然中止。幸十六年九月,聂云台居士,请许止净居士编辑,奉太夫人命,供其薪水。至今年八月脱稿,适云台养病庐山,余遂越樽代庖,为之料理排印等事。因喜云台之克遂我愿,故乐为校定,并集资广为刊印。前次印二万部,今又排四号小字报纸本一部,以期青年学子,同得购阅也。此二种各打三付纸型,尽量可印数十万部,使世人咸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由是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庶可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见诸实事,非徒希望而已也。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历史感应统纪序(民十八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绿救度母

绿救度母

绿救度母度母,旧的翻译叫作「多罗菩萨」,他的圣蹟大要为:在无量劫前,有一个叫作「聚光」的世界,那时候有一位名叫「般若月」的公主,崇信敬礼佛法僧三宝,发了广大的誓愿,从现在的世界一直到世界毁坏、虚空界...

我已经给过你很多的机会了

我已经给过你很多的机会了

有一个流浪汉,日思夜想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一天晚上,他梦见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告诉他说:“有件大事就要发生在你的身上了,你会有机会发一笔大财,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位漂亮的妻子。”...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大意舀海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大意舀海的故事

有一个国家,国名叫欢乐无忧。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居士,名叫摩诃檀,他的妻子名叫旃陀。这一年,旃陀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端庄英俊,举世无双。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发誓道:我要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对...

男居士能拜比丘尼为师吗?能出家长期住在比丘尼寺院吗?

男居士能拜比丘尼为师吗?能出家长期住在比丘尼寺院吗?

男居士能拜比丘尼为师吗?能出家长期住在比丘尼寺院吗? 居士问:男居士能拜比丘尼为师吗?能出家长期住在比丘尼寺院吗?我是男众,有个比丘尼寺院愿意接收我出家,但我不知道是否如法。智渡法师答:1、男居士在...

脂肪肝日趋低龄化

脂肪肝日趋低龄化

“深圳生活条件较好,干部的脂肪肝发病率大大超过一般城市水平,而75公斤以上的肥胖儿童九成有脂肪肝。”这是记者从近日在深圳召开的2003年全国肝病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的消息。脂肪肝患者日趋低龄化...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在参茶道养心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在参茶道养心

茶可延缓衰老   喝茶是份享受,心情烦躁时,身心疲乏时给自己泡一杯清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在忙碌生活中学会享受生活,便有了放空心灵的禅意。 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困扰,在修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