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边吃饭边“灭火”

曾有人说,凡来印度生活的外国人,必须要闯过“两关”,一是要耐得住印度夏天的酷热,二是要吃得下印度饭。印度虽然气候炎热,但当地人却喜食辛辣食物,南北都一样。

尤其南印度食品更是火辣,菜几乎一律以黄色咖喱和一种名为“马萨拉”的香料为作料,菜一上桌,几乎全为清一色的黄色,其浓烈的辛辣味让人无不汗流浃背,连印度人自己在吃饭时都要准备好一大杯凉水,以便随时“灭火”。

难怪许多喜欢中国菜的印度人更偏爱中国的川菜,或许辣得“异曲同工”吧。其实不光是川菜,无论是所谓的“上海菜”还是“香港菜”,到了印度的餐馆无不改头换面,被弄得辛辣无比。

对于中国人而言,印度菜辣还可以忍受,但“糊”却让人难以理解。

印度蔬菜原本品种繁多,可除西红柿、小玉米等少数色泽鲜艳的蔬菜或被做成沙拉,或原封不动在盘中点缀主菜外,其余的绿叶菜都在下锅前被捣得“粉身碎骨”,经浓汤一熬,全成了“糊糊”,原有的清脆和鲜嫩荡然无存。

可“糊糊”自有印度的吃法。印度人常以一种被称为“馕”的面饼为主食。就餐时分,无论在高级餐馆还是在街头树阴下,时常可看见印度人撕下一块馕,蘸上菜糊、汤汁以及用豌豆、绿豆、红豆、鹰嘴豆等各类豆制品熬成的豆汤,津津有味地吃着。

曾有营养专家说,尽管受宗教影响,印度吃素的人很多,有的甚至连鸡蛋也不吃,但靠着这种面饼裹糊糊以及众多奶制品,印度人的身体依然很壮实。

印度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可谓不尽相同,但手抓饭的用餐方式却基本一样。每个人吃时用右手将饭菜反复搅拌和匀,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饭菜撮起送入口中。不过,手抓饭只限于自己家里或非正式场合,在上档次的餐馆用餐或出席正式场合,印度人耍刀叉的技术要比中国人高出不止一筹。

不久前,有幸在印度南方品尝到了一种非常出名的芭蕉叶饭。主人先给每个人面前铺上一张刚采摘下来的翠绿芭蕉叶,然后挨个布菜。先是一小团白色的盐巴,接着便是用芒果酿成的泡菜,黄中带红,煞是好看,此外还有蒜茸、卷心菜泥再加上一张薄饼,芭蕉叶正中摆着用当地稻米做成的白饭。

菜上齐后,红、黄、绿、白各色争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加上芭蕉叶不时渗出的阵阵清香,让人不由得胃口大开,就连同行的一位不住唠叨“受不了印度菜辣味”的英国女士也连连叫好。

可等到吃两口后,才发觉这“芭蕉饭”的视觉效果与品尝效果真有天壤之别,且不说辛辣无比,就连那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芒果泡菜”也酸中带苦,苦中带涩,实在无法下饭。

近年来,中国菜在印度颇受欢迎,在全印度十分红火,大小餐馆的菜单上均标有中国菜。记者此间遇到的印度人,十之八九对中餐很感兴趣。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新德里从未见过国内风行的印度抛饼,当地也少有人听闻。

只有一个朋友在印度北部城市亲眼见过,但那也是用死面发成的,全无国内印度抛饼松、软、香的口味。

经仔细打听,记者认为,国内印度抛饼的真正发源地应是东南亚和香港。

由于那里居住着大批印度移民,为了谋生,他们在开餐馆时,迎合了当地人的口味,推出了抛饼。没想到这轻轻一抛,居然也给中国人抛出了印度菜的好印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新居择吉日 吉日的选择和屋主有关 每月的农历廿

新居择吉日 吉日的选择和屋主有关 每月的农历廿

搬家算得上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了,大多数中国人都习惯在搬家前选定一个吉利的日子,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迅速,有些年轻人认为,新居择吉日是一种迷信行为,他们愿意哪天搬...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己惠人为施。人以自己所有的给与没有...

素肉松的做法

素肉松的做法

豆浆是国人餐桌必不可少健康又美味的饮品,可自制豆浆时会产生大量并不十分可口的豆渣,豆渣虽说营养丰富,可直接入口却略显粗糙,因此随之产生了花样繁多的豆渣吃法,像豆渣粥、豆渣窝头、豆渣蛋饼。不过我这个无...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 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

净土法门法语:先消你的业障,然后慢慢再帮助你

净土法门法语:先消你的业障,然后慢慢再帮助你

1 佛经上讲,佛对于一切众生的供养,跟对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今天我们要问,世界上苦难的人很多,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佛菩萨为什么不来供养?佛经上讲的这些话有没有矛盾?佛菩萨是真的平等供养,问题在哪里?一...

为什么女出家人被称作尼姑?

为什么女出家人被称作尼姑?

与“和尚”一词一样,“尼姑”这个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本来在印度以尼(ni)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