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

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似鸟语花香,如淙淙清泉,遍布整个山麓。

却说这山中,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一个七岁的牧牛郎在山麓放牛,听到朗朗经声,心中甚为欢喜。

多美妙呀,念得多好呀!牧童每次到山麓放牛时,都听到诵读声。

渐渐地,他入了迷。在一个黄昏时分,牧童循着诵经声来到比丘的门前,说道:请问,您读得是什么呀,这么好听!

比丘正读得入迷,猛听得一个声音叫他,便抬起头来,只见一个小孩倚在门柱上。

孩子,进来说话。比丘招呼道。

您读得是什么呀?牧童走到比丘的面前再次追问,然后靠着书桌,眼睛放出智慧而渴求的目光。

是佛经般若波罗蜜。你年纪太小,长大了就懂了。比丘答道。

牧童一听,却说:用不着长大,我现在就懂!

你才多大就懂了?比丘大为惊奇。

七岁了,我觉得您读得美妙极了!

比丘心里赞道:真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童,绝非凡人!

没过多久,小童便告辞回去了。

牧童回到原地,一看牛不见了。

呀,肯定进山去了。牧童便进山找牛。他走了很远,也没有找到牛,太阳已下山了,但他怕回家被父母打骂,不给饭吃,便硬着头皮继续往深山里走去。越走天色越黑,他不禁朝山里喊了起来:牛啊,牛啊,你在哪里一

忽然,从林间深处传来一阵响动。牧童以为是牛在里面,忙走上前去,却朦咙地看见前面正有一只饿虎朝他走来。

妈呀!哇一牧童吓得大哭起来,转身就跑。

但已经迟了,一幕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了,那牧童被猛虎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而那比丘还在等着这个有绝顶大智的非凡神童呢。当然,比丘失望了。再也没有牧童经过他的门口了。

牧童死后转世到一个长者贵族家里。

那长者家里应有尽有,只是无儿无女。此番长者闻听妻子怀孕,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自从妻子怀上孕后,嘴里老 是唠叨着什么,一副昏昏迷迷的样子,如同做梦一般。

他见妻子总是躺在床上,不断地哼着什么,长者心中疑惑:莫非是妖孽作怪?便赶紧让仆人去请相师来占卜。

相师占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但肯定不是鬼怪!说罢惊慌而去。

长者见状,不知是凶是吉,整日愁眉不展,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天,山中那比丘化缘到了这个长者家门口,远远地就听到长者妻子嘴里的哼哼声,心里不禁欢喜起来。 这不是我天天念得般若波罗蜜经吗?

比丘即快步走入长者家门,见长者一脸的愁云,便问道,请问,贵府是谁在念佛经呀?

什么?什么?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惊讶地看着比丘。

贵府谁在念佛经呀?比丘又问。

没有人念佛经。

那声音我非常熟悉的,贵府一定有人在念佛经!比丘边说边坐下来,长者莫名其妙,心里很不高兴。

那是我妻子得了病,在胡乱哼哼呢厂长者没好气地说。

您妻子在念般若波罗蜜经啊!

什么般若波罗蜜经?

就是佛经。

可是真的?

您该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她怀的必是佛家弟子!说得长者心花怒放,急忙 告诉全家人,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转眼便到了婴儿出生的时候。

那婴儿刚出母腹,即从产床下到地上,双手合十地跪着,嘴里不停地念着般若波罗蜜经。

全家人惊奇地看着婴儿,再回头望望长者之妻,见她已不哼哼了,也完全醒了,像从长梦中醒来一样,根本不知此前自己的情形。

长者急忙跑到佛所,去请众僧来看自己的儿子。

众僧来到长者家里,都惊奇地看着地上的婴儿,被他那连读带讲得诵经声吸引住了。

众僧一起向长者合掌施礼,道: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施主千万不要干扰他。好好抚养吧,这孩子以后可以为天下众生之师,包括我们这些比丘。

七年过去了。前世的牧童已成为一位贵公子,但他一心只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已完全悟解了经义,同时背诵了所有的经典。可谓无人可比,智慧超众。

更令人刮目相看得是,所有经典中原来错误或脱落漏掉的字句,他都一一给予纠正补充,完备了原经中的不足。

于是,比丘僧众均随他诵读经文,听他讲解经义。

从此,长者的儿子更是身体力行,讲经授法无怠,举止言行为人师表,经常开化弟子们,使他人发大乘心。

他的足迹遍及整个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弟子。经他启发得大乘心的人共八万四千,直接学佛法的著名弟子共五百名。

佛告诉阿难说:阿难,那时的牧童就是我的前身,那个比丘就是迦叶佛的前身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一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一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一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去年,二0一二年六月二日开始,我们在圆明寺应上畅下怀老法师的邀请,开讲《无量寿经...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海边的贝壳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海边的贝壳

一位长者告诉一位渴望财富的青年,北海岸边有金贝壳,于是这个青年就不远万里,来到了北海岸边他的海滩上,不顾一切开始了寻找金贝壳的工作。起初他耐心地拣起每一枚贝壳仔细端祥,确定不是金贝壳后才把它扔掉。北...

聪明的一休 名字的禅意

聪明的一休 名字的禅意

有一天,有人问一休禅师道:“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为什么要叫‘一休’呢?”一休禅师回答说:“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信徒听了就说:“原来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一休禅师又说:“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小猫的自述:虽然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小猫的自述:虽然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原本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大家白天无忧无虑地玩耍,晚上一起躺在妈妈胸前,暖暖的怀抱让我们沉浸温柔的梦乡。一天,我们正吸吮着甘甜的乳汁,突然一双大手无情地把我们从奶头上拽下来,...

大师梁漱溟:七十四年坚持食素

大师梁漱溟:七十四年坚持食素

1988年6月23日,国学大师梁漱溟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耄耋之年去世,这位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也称得上长寿了。不仅如此,1986年,梁漱溟还曾被某团体评选为健康老人。梁漱溟认为粗茶淡饭养浩然正气...

宣化上人感化妇人孝公婆

宣化上人感化妇人孝公婆

因你不孝顺公婆的缘故,所以你的小孩子病了。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我在东北三缘寺依止常仁大师(王孝子)的时候,某次因为建庙,便到村庄借车运建筑材料。离庙十五里,有个村庄,名叫大灞。当时,正是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