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不杀

杀生的「生」,是指一切有生命能活动的动物。牛羊鸡狗,蚊虫蝼蚁,固然都是动物,人也是动物之一,不过人类比较有理智,所以為万物之灵长。凡是用刀、枪、毒药,或任何一种残忍的手段,去杀害人或其他的生物,这都叫做「杀生」。杀害的方法:如果是自己亲身去杀的,这是身业犯罪;如果是指使或者口头同意别人去杀害的,这是口业犯罪;如果是见杀随喜,也就是说看到别人在杀害,自己内心起欢喜的,如见到别人打架,在心里头呐喊:「打!打!让他死!让他死!」这是意业犯罪。对佛教來说,以上皆是违犯了「不杀生」的戒法。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城的只园精舍时,有一天到外地去,途中看到许多儿童在水边玩鱼,佛陀就问那些儿童说:「孩子!你们怕不怕苦?苦对你们好不好?」

那些儿童回答说:「啊!佛陀,我们很怕痛苦,我们不愿意受苦。」

佛陀听了以后,就对他们说:「你们不愿受苦,你们要知道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和你们一样害怕痛苦,你们不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上。」

一切众生,只要是有生命的,谁不贪生?人是万物之灵,知道要求长寿,保全生命,其他的生物虽然不比人类聪明,但是求生之心对於所有的众生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当人类要伤害它们的时候,便知道赶紧逃命,当它们饥饿的时候,也知道四处寻食,这种种的表现都是告诉我们,不要杀害它们,因為它们也是要活下去的。

杀生是十恶业之一,也是根本大戒之一,在佛法戒律中是绝对禁止的。造了杀害众生的恶业,必然堕落恶道受种种的苦,等於是杀害自己,我们何苦造业來杀害自己呢?持戒是一种福业,能够持守戒法,止恶行善,这比布施身外之物更加殊胜,自己愿意克制自己的私欲,以自己的心去推度、体会别人乃至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永具安乐,愿一切众生永离众苦,这种的心情,就是佛教「与乐拔苦」的慈悲精神。

佛法流行世间,首先就是為了实现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和乐生存,因為三界六道的有情均是自己多生累劫的亲人,為了尊重个体的生存,所以不得杀生,包括自杀。如果不是故意存心的误杀,不构成重罪,但是也负有责任,在杀害众生当中,以故意杀人的罪业最重。对於杀人,政府固然有专条的法律,但是法律只能制裁於凶杀案成立以后,佛教不杀生的戒律却是可以制止於凶杀案未成立以前,因為持戒的人就不会去杀人了。法律上只能一命抵一命,而不能一命抵多命,一个人如果杀了两条人命以上,或者消灭了杀人的证据,法律就无法裁判。但是,在因果报应來说,一人杀了许多人,必定要多生多世去偿还命债,消灭了证据,也许一时可以逃避法律,但绝不能逃脱因果律,所以我们应该知所戒慎。

在《大智度论》中记载,佛陀曾向一位名叫难提迦的居士,谈到杀生的罪状。

佛说:「杀生有十罪,何等為十?

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

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

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

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

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

六者、常有恶梦;

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

八者、种短命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堕泥犁(地狱)中;

十者、若生為人,常当短命。」

众生因為我执、我见太重,一切动作往往有害别人,现在造恶因,将來必定受苦果,合起來看,正是损人又损己。损害别人的事,我们不去做,不造恶因,将來也没有苦果,这正是利人又利己。所以,我们应该发慈悲心,断恶修善,多积善德,培植福业,这才是学佛修行的根本。

相关文章

无意杀生、错杀、误杀是否也有因果业报?[拉珍文集] 基本文理都不通,难怪乱讲经义喜好杀生 果报惨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四   若为密人不守三昧耶流于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四 若为密人不守三昧耶流于表面

此之密人,是指依密宗修行的行人;这里所言之三昧耶,是指密宗特有的一种戒叫三昧耶戒,此戒概广义戒条及法义。那么,具体而言,什么叫做密人呢?密人者,是指密法各大宗派中修行证道的行人。比喻说十大宗派,其中...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送礼的故事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送礼的故事

送礼的故事下岗工人老于,凭借自己一手过硬的汽车修理技术,回家后开了个汽车修理部,很快就成了小城内远近闻名的修理大户。老于生活有靠,吃穿不愁,渐渐从中尝到了甜头,便有心将这门修车的手艺传给自己的宝贝儿...

所以真正的学问,是从定中得来的

所以真正的学问,是从定中得来的

◎佛在哪里?佛在你自己心里头,你的清净心是佛,你的平等心是佛,你的觉悟心是佛。◎不明白的时侯不肯放下,坚固的执着,殊不知执着是最烦恼的根源,你能够把执着放下,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智慧就现前,智...

全球最大货运禁令:承诺拒绝运送“残酷货物”

全球最大货运禁令:承诺拒绝运送“残酷货物”

美国善待动物组织的“残酷航空公司”宣传活动取得一波接一波的成功,并且势头不减——有三家主要货运公司已加入了正在不断增长的公司名单中,拒绝替实验室运送任何动物。这些动物在实验室里都会被火烧、弄瞎眼睛、...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把最好的给别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把最好的给别人

把最好的给别人有这样一则幽默: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邻居的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是多付...

德育故事:《二十四忠》【四集卷三】

德育故事:《二十四忠》【四集卷三】

四集卷三 《二十四忠》  忠篇一、【齐姜重国】齐姜重国。袵席为轻。谋于舅犯。醉夫以行。【原文】周晋公子重耳与舅犯奔齐。桓公妻以齐姜。遇之甚善。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子犯知公子之安齐也。欲行而患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