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杀业是重罪

杀业是重罪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众生莫不贪生怕死,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要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长养平等不二的慈悲心,不但不杀生,还要积极地护生、救生,令一切众生皆能远离怖畏,获得安乐。

过去,在罗阅祇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

一天,佛陀以圣智观察,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于是来到这户人家附近,并于树下打坐。当时,这家男子都去打猎了,只剩妇女在家。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天地,连树林、石头都变成金黄色。一家大小非常惊喜,认为此人必是神人,于是赶紧前往礼拜供养。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杀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也解释无常的道理,即使恩爱非常,也难免有别离之时。妇女们听了都觉得深得法益,十分欢喜。

妇人们对佛陀说:我们虽然贪心杀生,以肉为食,但还是希望您能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养。佛陀回答:诸佛慈悲,不以肉为食,而我也是饱食才来,你们就不必为我准备了!又说:人生在世,可以赖以维生的东西非常多,你们为何不选择一些有益的食物呢?如此残害众生以养活自己,死后会堕入恶道,对自己只有损害没有帮助。人们应当食用五谷杂粮,并且悲悯众生皆有贪生怕死之性,屠杀它们来养活自己的罪业是无法消灭的,唯有心怀慈悲不杀生,才能世世吉祥无患。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是应梵天。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此时,外出打猎的男子正好回家,却发现妇女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心想:平常回家,妻子都会出来迎接,怎么今天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不知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情急之下,将猎物丢下,四处寻找。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坐在树下,合掌聆听佛陀的开示。男子们非常生气,冲动地想要殴打佛陀,妇女们赶紧劝道:这位可是大神,千万不可以对他乱来。男子们一听,赶紧向佛礼拜忏悔。于是,慈悲的佛陀又为男子们再说一次不杀得福、杀生有罪的道理。男子们听了非常惭愧,长跪向佛说道:我们自幼生长于深山,以杀猎为生,罪过如山,有什么办法才能免除我们的恶业?于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仁爱,不毒不兵,

水火不丧,所在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

说完之后,在场的一百二十二个人都欢喜信受,受持五戒。佛陀并且请罗阅祇国的瓶沙王,赐给他们田地与粮食。从此以后,整个罗阅祇国和国家边境外的人民,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五位母亲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五位母亲

五位母亲古时有一位大和尚,他刻苦修行佛法,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但他仍旧留在深山中,不断精进追求至高无上的大道理。这天,有一位七岁的神童来向他请求,希望能做他的弟子。大和尚知道这位神童不是一般的小孩,非...

济群法师:分别与执著

济群法师:分别与执著

分别与执著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识的修行极为相似。至于在分别过程...

分手后如何挽回?挽回前任的方法

分手后如何挽回?挽回前任的方法

和她在一起三年,是我提出的分手,也是觉得太累才分的。当时把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删除了。她给我发过几个短信,也打过电话,我没接。这么做 是怕自己一心软,再来一遭。其实我当时蛮想听她说:对不起以前没有顾及你...

开店择吉日这样选 生意定能红红火火一整年 赶紧试试

开店择吉日这样选 生意定能红红火火一整年 赶紧试试

人们自古以来就比较注重风水,讲究时间与空间的有效结合,对于生活的大事更是十分谨慎,像嫁娶、宴请、开店等都需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来进行,以求平安顺利,招财进宝。有人说选个吉日很简单呀,在黄历上看就行,比...

虚云老和尚:戒淫欲

虚云老和尚:戒淫欲

虚云老和尚:戒YIN欲 虚云老和尚(禅宗沩仰第八代祖师) ★ 至於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几难免摩登伽之难。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

选厂房风水也有讲究 搞不好你把财神都赶跑了

选厂房风水也有讲究 搞不好你把财神都赶跑了

如今,创业办厂,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词了,更不在是少数人的专利,尤其是普通的年轻人,都会想要去尝试开一个自己的厂子和企业。那么,在厂房选址的时候,其实风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哪里财运更旺,哪里会有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