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分别与执著

分别与执著

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识的修行极为相似。

至于在分别过程中,有执著还是没有执著?执著是从少到多还是从多到少?倒也不能一概而论。凡夫的分别皆带有执著,而行为由意识投射出来,难免夹杂执著成分。只要发心纯正、有力,带点执著并无太大妨碍,不必过于恐惧。随着观修和闻思正见的增强,这种执著也在不断消融。在地前修行中,经由暖、顶、忍、世第一的递进,不断消泯能和所。

佛菩萨的智慧,包括根本智和后得智。地上菩萨证得根本智后,进而生起后得智。根本智为无差别的智慧,其作用是证得空性;而后得智代表差别的智慧,其作用是分辨诸法差别。在差别智的层面,能了知万法差别,但这种差别又是以无差别智为前提,虽分别而无执著。二智代表心行的两个层面,可以同时作用。所以,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终日分别,未尝分别”。

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在凡夫身上,分别与执著确实难分难解。因为无始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凡夫在分别的同时,往往带着执著。所以说,分别和执著在某些情况下是等同的,在某些情况下又是不同的。

所有的修行,无非是将缘起的因缘法和粘在因缘法上的我法二执分离,或者说断除。以这本书为例,它是缘起的现象,本质上没有你或我的属性,亦非一成不变,而是法尔如是。可当我们花钱将本书买来后,就在其上粘贴了“这本书是我的”这一感觉,即我执。这种感觉不是书本身所有的,而是我们人为制造的。这个感觉是我们粘上的,也只有制造者自己能够感觉,别人也未必看得出。如果将这本书放到大街上,有人知道这本书就是“我的”吗?现在,我们再粘上一个感觉:这本书很好看。这个感觉也只有我们自己认可,或许其他人会觉得这本书非常无聊,那个感觉又是他粘上的。可见,这些感觉和书本身是两码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仅仅是看到这本书,而未粘上任何感觉,可能像飘过的影像一样,不留任何痕迹。如果是这样,这本书对于我们就只是缘起的现象。

在唯识理论中,将缘起现象和我们投射其上的感觉影像作了区分,且阐述得非常清晰。分别代表着依他起,执著代表着遍计所执。在这一点上,唯识见比中观见更为细致。

2007年10月修订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问答:家里养的宠物能放生吗?

放生问答:家里养的宠物能放生吗?

家里如果养了宠物,你要去拿去放生,去哪里放?这是个要考虑的问题,你放了之后它能不能生?它在家里已经习惯了这种优越的生活,失去了自己生存的能力,你现在把它扔到野外去,可能它也不行。所以,如果有这种动物...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把时间花到心灵上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把时间花到心灵上

把时间花到心灵上大刘的朋友带他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他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大刘心中挺纳闷的,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

老公出轨怎么办 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婚姻

老公出轨怎么办 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婚姻

女人是感性的,注重感情;男人是理性的,注重感觉。感情会随着时间沉淀,感觉会随着时间淡化。所以,当婚姻出现问题,女人是最不舍,最希望能挽回的。当老公抵御不住外面的诱惑,出轨了。这时女人又该如何挽回出轨...

星云法师:规劝青少年祈愿文

星云法师:规劝青少年祈愿文

星云大师:规劝青少年祈愿文慈悲伟大的佛陀!您可知道 我们现在的社会多么混乱啊! 我们现在的人心多么险恶啊!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恐惧中生活! 我们几乎时时都在苦难里挣扎!有些儿童只知道顽皮嬉戏, 不知道...

星云法师:不起分别心

星云法师:不起分别心

有一个年轻人,刚结婚时,逢人便说,有了家庭生活多么美好、惬意。单身时,回家吃泡面度日,现在一回到家,大门一开,笑容可掬的太太提着拖鞋让我穿上,一进到屋子里,可爱的小狗围着我汪汪叫,餐桌上菜香四溢,你...

60「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60「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了道是了什么道?为什么要披毛戴角还?上焉者,有人道、天道、声闻道、菩萨道与佛道;下焉者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高下不等,不得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