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内心的禅光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着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山禅师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烛吹灭,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他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经典,再究竟的讲说,仍是分别知识;禅门无言,终究是无分别心的证悟。夜晚,是黑暗的,点了烛火又再吹灭,这意谓着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内心的禅光就会亮起来了,这个禅光,看清楚了真我,所谓语言文字,分别意识都是大海一滴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

几大原因详解三论宗理念缘何衰灭

几大原因详解三论宗理念缘何衰灭

三论宗理念是我们国家本土的一个佛教文化宗派,有我们国家先人进行建造。佛教的理念虽然虽然说起源于印度,但是三论宗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确实是在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实三论宗理念在我们古代的时候虽然盛行...

为何为富不仁却能富贵善终—且看三世因果

为何为富不仁却能富贵善终—且看三世因果

为何为富不仁却能富贵善终---且看三世因果  清顺治年间,顺义县有一富户姓贡,家中财产颇丰,中年时有了儿子贡庆有,贡家一佣人也生了个儿子叫李福。在佣人的请求下,贡家允许李福陪同贡庆有跟随同一位老先生...

进新房选日子哪天好 事主不同 好日子也不同

进新房选日子哪天好 事主不同 好日子也不同

进新房,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因为这代表着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在这个颠沛流离的世界有了自己的小窝,可以在身心疲惫的时候,找到一个港湾。那么,进新房选日子哪天好呢?进新房毕竟是一件人生中的大事,很多人...

复活节岛的末日

复活节岛的末日

我们的地球,会不会也可能成为一个大复活节岛1772年复活节当天,探险家罗泽维恩在南太平洋发现一座小岛。他万分惊讶地找到了数百座背朝大海的石刻人像,“如房舍般高大”。罗泽维恩意识到,不管这些岛民到底用...

有茶就不缺少好时光~

有茶就不缺少好时光~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