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馈赠、取用,不论对象

是谁、理由如何,均犯偷盗戒,而且是偷了十方僧物,至少也是现前僧物。所谓十方僧物,

是属于十方所有、一切僧众所有的。所谓现前僧物,是属于现在共住一寺的僧众共同所有,

比偷盗个人物品的罪过要大得多。所以出家人,不得私取公物自用,当然也不得私取公物施

予居士。 

出家人如果为了取得居士的欢心,希望得到居士更多的供养与护持,而以任何物品馈

赠,不论是私有或常住公有,凡是馈赠予居士,都犯了「污他家」罪。所谓污他家,是以染

污心,馈赠物品给在家人。 

至于居士在两种情形下,可接受寺院的馈赠。第一、在贫病急难时,接受寺院的布施、

救济。救济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质和金钱的,一是精神和佛法的。既然可接受佛法的救

济,当然也可接受物质的救济,在接受救济而度过难关之后,再来供养三宝、救济他人。此

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曾经盛行过这样的慈济组织。 

第二、在为寺院工作并且又必须维持家庭的生活者,当以工计酬;若发心义务为寺院工

作,又不便自带食物或到寺院自炊,当然可由寺院供给膳宿。中国古大德还特别叮咛:对于

在寺院工作的人,要给予较好的饮食,甚至支付较多的工资。通常寺院的生活清苦,恐怕工

人由于饮食不惯,而起嗔嫌。至于寺院有多余的物品,既无特定的对象布施,也无法去换取

金钱之时,在家居士也当以欢喜心来接受布施,以免造成物品的浪费和抛弃。 

因为中国寺院和印度寺院的生活方式迥异:印度寺院没有厨房,不得自炊;中国寺院自

古以来,都是储粮自炊,特别是遇到法会时,信众也在寺院中用餐。这种风俗固然与印度的

佛教不合,但在大乘佛教的化区,不仅中国、韩国、日本也是如此。参与法会的在家信众,

于寺院中饮食,乃是普遍的现象。此乃有其实际上的必要,最初可能是由居士们自己在寺院

中合办饮食,后来就由寺院主办,而其经费,依旧是来自在家的信众。为了便利信众起见,

这也是佛教大众化、普及化的形式之一;不过倘若寺院是仅仅供人吃饭,而无佛法可闻,也

无佛事可做,变相成了大众化的素食餐厅,那就本末倒置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傲慢无礼的果报

傲慢无礼的果报

过去,在印度,人与人之间因为物质的多少分配不同,而产生等级观念,并且非常悬殊。其中有一族最贫穷,也就是最最低下的、被人瞧不起的首陀罗族,他们大多以做奴婢、或做奴隶为生,要干最苦最累的活,还受虐待。在...

国王杀生救母

国王杀生救母

国王杀生救母佛陀时代,有一独生子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父母竭尽心力培育他,并且让他跟随良师益友学习,一心希望他将来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独生子态度傲慢,没有恒心毅力,不肯用心学习,常常早上才学的东西,下午...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幻像妻子和屎居士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幻像妻子和屎居士

幻像妻子和屎居士古印度王舍城以北,有迦兰陀住在竹园里,释尊也在此聚集一群修行者、菩萨、居士、天人、龙神和修罗说法。释尊面对大众解说男女爱欲的可厌。「男女相爱,如同爱上鼻涕、唾液、痰、脓、血液、肌肉、...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二卷当初隋炀帝曾在东都洛阳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去居住。那里曾经法将如林、大德高僧齐聚一堂,但因隋末国乱,供养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师辗转游驻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也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

母亲生病警醒了我

母亲生病警醒了我

陪母亲在医院的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当年父亲的过世让我无法释怀,机缘成熟之下,我皈依三宝,入了佛门。皈依至今已经八年多了,可我对无常还是没有真正地生起无常境。我和母亲都是佛弟子,我们一直持续的参加共...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向佛要钱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向佛要钱

向佛要钱佛陀带领众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情势马上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此路不通!」一名其貌不扬的婆罗门伸出手指在沙地上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