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馈赠、取用,不论对象

是谁、理由如何,均犯偷盗戒,而且是偷了十方僧物,至少也是现前僧物。所谓十方僧物,

是属于十方所有、一切僧众所有的。所谓现前僧物,是属于现在共住一寺的僧众共同所有,

比偷盗个人物品的罪过要大得多。所以出家人,不得私取公物自用,当然也不得私取公物施

予居士。 

出家人如果为了取得居士的欢心,希望得到居士更多的供养与护持,而以任何物品馈

赠,不论是私有或常住公有,凡是馈赠予居士,都犯了「污他家」罪。所谓污他家,是以染

污心,馈赠物品给在家人。 

至于居士在两种情形下,可接受寺院的馈赠。第一、在贫病急难时,接受寺院的布施、

救济。救济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质和金钱的,一是精神和佛法的。既然可接受佛法的救

济,当然也可接受物质的救济,在接受救济而度过难关之后,再来供养三宝、救济他人。此

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曾经盛行过这样的慈济组织。 

第二、在为寺院工作并且又必须维持家庭的生活者,当以工计酬;若发心义务为寺院工

作,又不便自带食物或到寺院自炊,当然可由寺院供给膳宿。中国古大德还特别叮咛:对于

在寺院工作的人,要给予较好的饮食,甚至支付较多的工资。通常寺院的生活清苦,恐怕工

人由于饮食不惯,而起嗔嫌。至于寺院有多余的物品,既无特定的对象布施,也无法去换取

金钱之时,在家居士也当以欢喜心来接受布施,以免造成物品的浪费和抛弃。 

因为中国寺院和印度寺院的生活方式迥异:印度寺院没有厨房,不得自炊;中国寺院自

古以来,都是储粮自炊,特别是遇到法会时,信众也在寺院中用餐。这种风俗固然与印度的

佛教不合,但在大乘佛教的化区,不仅中国、韩国、日本也是如此。参与法会的在家信众,

于寺院中饮食,乃是普遍的现象。此乃有其实际上的必要,最初可能是由居士们自己在寺院

中合办饮食,后来就由寺院主办,而其经费,依旧是来自在家的信众。为了便利信众起见,

这也是佛教大众化、普及化的形式之一;不过倘若寺院是仅仅供人吃饭,而无佛法可闻,也

无佛事可做,变相成了大众化的素食餐厅,那就本末倒置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感情遭遇挫折 一个勾女人法术帮助你

感情遭遇挫折 一个勾女人法术帮助你

有人说人生来就不公平,有人含着金汤匙出世,有人天生就貌美,唯一公平的只有时间,不管有钱没钱、美丽丑陋,时间都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然而即使每个人一天的时间同样长,但岁月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却大不相...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之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之一:空

第一篇 空壹·前言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认贼作父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认贼作父

一张煤黑的脸,左手提一个满是油污的尼龙袋,右手拿一个铁夹,眼光迅速地游走在古丰街的各个角落。突然,他看见靠在树边的冰箱旁有一个矿泉水瓶,他的铁夹伸了过去。贼呀,偷我的东西!摊点的胖女人坐在凳子上猛地...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听佛号--眼镜蛇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听佛号--眼镜蛇

听佛号--眼镜蛇愚尝往某寺安居,寺中有株大杉树,上有无数鸟窝,下则有蛇穴。那回,正好蛋孵出几条小蛇,见人则速缩于洞内。亦不识为何种蛇。一日众师乘凉于树下,愚即蹲于蛇洞口,轻声念阿弥陀佛圣号。不到三声...

揭秘慈悲心是最灵验感应的原因!

揭秘慈悲心是最灵验感应的原因!

慈是真心地想给予众生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悲是真心地想拔除众生的身心之苦。能这样善待一切众生,才是真正的勇士。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好心好意地对待众生,但是为什么给自己带来了烦恼呢?因为自己执着,没有放下,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意。有一天,阿阇世王在睡梦中见到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微笑着对他说道:阿阇世!我是你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