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今生最终的那一天可以坦然面对,该从何处入手?

学佛的人,都知道无常的道理。无常就是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但是明白了无常的道理,很多时候,却并没有升起无常实相,没有意识我们的生命又是多么的脆弱和短暂,时间在多么快地飞逝。

而我们修行人又需要种下多少的实相功德,做出多少的努力,才能和累生累世的业力相对抗。心境、证境需要有多么大的提升,才能达成了生脱死这个目标。而世间上短暂的快乐,这个让人沉湎的敌人,会很快、很容易就把无常的心境一下子覆盖,让我们又醉迷在了世间法中,执着于要怎么赚钱,怎么事业发展,怎么又学好佛法还要做好世间法,乃至把孩子培养出来,去继承自己的家业……亦没想到在做这些事,想这些问题的时候,又少活了那么长的时间。

时间不会回头,人生没有如果,多少的悔不当初、多少的幡然醒悟都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难道我们也要步芸芸众生蹉跎一生的后尘吗?如此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难道我们真的无畏轮回的痛苦、无畏三恶道的痛苦吗?

努力回想我们的生命在花开花谢四季往来中已经走过了多少岁月?在匆促的岁月里我们有多少快乐无忧?多少光阴似锦?!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遗憾、煎熬、失落中度过,甚至被彷徨无助和绝望碾压过,可以说远离了佛法的修持,无论怎样的人生到头来都是一个下场,没有光明可言,如此我们又何苦紧执不放呢?

当然我们生活在红尘中,不可能脱离俗世尘劳,但既然选择了学佛修行,就不应该停下学佛修行的脚步,认清学佛与俗事的主次,不被尘俗杂事所牵染,以一颗真正寻求解脱的心和真诚的愿力来对抗我们无始的业力,以此心态看淡世间,孜孜不倦求解脱。

有了这样的心态,警惕自己不要在尘俗杂事中被牵引,还要深刻体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深意,理解什么叫行住坐卧都是修行?什么叫世间法就是佛法?

个人浅见理解,修行修的是点点滴滴。包含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思维升起,一个知见的产生,是不是都依《极圣解脱大手印》和《什么叫修行》去做了。要想把自己修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符合净土的标准,只有在红尘里摸爬滚打,对境修习来审查,否则怎么知道自己心境和行为的进与退呢?

修行不是靠读诵万遍经文或者静坐观想出来的,是靠学懂法义之后,依教奉行,实际行持做出来的。所以,在我们明白无常,恐惧无常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放下世俗的牵绊,一心用在学佛上,专注在修好行上,让修行路上的琐事变成锻炼我们的魔,感恩这些魔,来成就我。在与魔过招的过程中,我已不断提升了自己。告诉自己,我绝不会被魔所染,被他戏弄迷惑、被他拖着走浪费时间,或生出各种我执;相反,我会生出与魔过招,战胜魔,其乐无穷的法喜觉照,如此不断熏习,我们才有可能打败无常,跳出无常的轨道。

红尘俗世,奔赴在无常路上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终将消逝的烟云。正如《桃花扇》里的名言“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所以红尘俗世里没有什么是我们能紧紧抓住的,除了珍惜有限的时光,珍惜难得的法缘好好修学,我们别无选择。

时光不会倒流,无常中的我们,余生禁不起等待,为了在今生最终的那天,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同修们,升起正念,抓紧时间努力精进吧。

撰文:聚沙成塔
编辑:向阳花、篱菊半开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严守五戒,行持十善,常念礼拜南无观世音菩萨!!!,恭敬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增益福慧,健康长寿,平安吉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5.净精进菩萨教化王子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5.净精进菩萨教化王子

过去,在人寿有八万四千岁时,人人安乐,当时的佛名为广光明。广光明佛住世时,国王、大臣以及百姓人人信受佛法,个个安居乐业。国王有个儿子名叫财功德,年十六岁,面貌英俊端正,风度不凡,因此非常傲慢,从来不...

香港的“绿色星期一”——舌尖上的素食

香港的“绿色星期一”——舌尖上的素食

近年来,身边多了很多朋友希望食得健康点,清淡点,因而茹素。北美(Northern America)的素食者(vegan)在1977年设定每年10月1日为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怎么做?问:有的居士在皈依上师后,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碰到这样...

星云大师:有神通后真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吗?

星云大师:有神通后真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吗?

问:有了神通真的就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了吗?答:人生苦空无常,一般人在遭逢苦难或面对无力解决的问题时,除了祈求佛菩萨、神明的加被之外,最大的希望莫过于自己拥有神通力。神通是透过修持禅定之后所得到的一...

念佛感应疾病痊愈的案例九则

念佛感应疾病痊愈的案例九则

转帖一、庞老太念佛愈腰椎骨折我家隔壁的庞世珍老太太,现年八十三岁。 二○○四年六月三日下午,她想去理发店剪头发,半路上感觉腰疼,就回家躺在床上休息,谁知这一躺就再也起不来了。家人把她拉到医院检查...

什么是律宗

什么是律宗

道宣的四分律宗,是依大乘唯识圆教而立义。并主张四分律宗通大乘说,从律文中,有五种理由证明:(一)沓婆回心:沓婆证阿罗汉后。求坚圆法,回心向大。(二)施生成佛:戒本末偈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