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的“观音感应碑”真实故事

山东省高唐县城关镇有个叫吴玉堂的老中医,1986年10月15日下午黄昏时分,家中异香满堂,接着只见门口站着二个僧装打扮的女子,手上拿了把伞,赠观音菩萨像一张,说是化缘修观音寺,此时,吴老先生正在家中看书,门口孙子,孙女在同邻居家的小孩玩耍,见二个陌生的女人拿着佛像要钱,便嚷道:“什么修庙不修庙,我们不信佛,家里没有钱,你们走吧。”吴老中医听见外面的吵杂声,忙从屋内走出,问明情况后解释道:“二位千万不要见怪,孩子们不懂事,修庙可是大事。”说完掏出5元钱递上,二位女子接过钱,口念阿弥佛而去。

吴玉堂,70多岁,一生行医为业,不仅医术高明,且人忠厚好善,高唐城内城外无人不知,吴老先生当初不信佛,觉得下午二人来路有点蹊跷,便问周围人家有无二女子前来化缘,结果都说未见到,是夜他便做了个梦,梦见观世音菩萨对他说:“观音寺年代已久,需要维修,资金尚缺,你可前去资助。”一觉醒来,这些话他仍记得真切。他揣摩:自已年已古稀,身子也还硬朗,膝下三男六女均已成家,日子也过得顺和,如今家和业兴,也许就是菩萨暗中保佑的结果,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今修庙缺钱托梦于我,应非捐不可,然毕竟是梦,何况哪个地方修庙还不知道呢!他对谁也没说,就把梦搁在了心里。

真是无巧不成书。一日,他与女婿闲聊,女婿杨春厚对他说起了一件旅途见闻,一个月前,杨去上海办事,同车厢有位身穿百衲衣的和尚,乘客们感到好奇,纷纷围上去问这问那,杨方知和尚是安徽省九华山观音峰的住持,因修庙资金紧张。此行去上海找居士化缘去。杨无意中的话,丈人吴玉堂却句句听在心中,他想修观音寺果有其事,而且在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至此,吴老中医将二个女子化缘及夜里做梦之事一并对女婿讲了,二人商议,要把吴老先生几十年攒下来的五万元人民帀送到九华山观音峰去,以表达对菩萨的一片虔诚。

为稳妥起见,杨带着丈人的重托,只身一人上了九华山,到了观音峰,眼见为实,寺庙虽不大,但由于是建在悬崖峭壁上,远远望去也很壮观,庙右下首有块腾空突起的巨石,即是九华山的奇峰之一“观音石”,维妙维肖。周围诸多景观有莲花、大刀、仙人击鼓、猴子拜观音等奇峰怪石,美不胜收,庙前不太宽敞的场地上堆满了砖瓦和木枓,建筑工人忙碌个不停,杨春厚不敢惊扰,立即返回,并将亲眼看到的情况如实地向老丈人作了禀报。

吴玉堂听后喜上眉梢,带了二只大包立即起程,一只包里装的是钱,另一只包里装的是破衣稻草。一路上,不住店不逛街,装成打工者,平安到达九华山,见到了住持宏成法师,捐上了五万元钱款。

现在游人、香客登九华山的天台峰,会途经观音峰,修复后的观音峰多建了个院墙,墙壁正中鑲嵌着一块长方形的石碑,取名为“观音感应碑”,上面记述了这一真实的感应故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救狗一命获得善报的真实故事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救狗一命获得善报的真实故事

救狗一命获得善报的真实故事台北有一位读者于先生最近写信给笔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感人的因果故事,这一篇真人真事的经验,再次证明了一个人只要慈悲为怀,能够救助别人,甚至救了一只动物,将来都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

挽回老公要使用正确方法 如使用夫妻和合术

挽回老公要使用正确方法 如使用夫妻和合术

我和老公认识到结婚已经12年了,那个时候我才不到17岁就和他同居住到一起了,他比我大1岁,那个时候的我们很幸福,开心,我们一起拼搏,6年后我们结婚,生了一对双胞胎,期间我们还是挺好的虽然有过问题都解...

道家养生容貌变美 这是真的吗

道家养生容貌变美 这是真的吗

道家很多的养生办法,在现代社会看来仍然是很具有科学性的,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够总结出一套政治统治、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甚至是一整套的养生理念,这足以见得道家文化的强大,不得不让人折服。道教作为中国官方认可...

星云法师:不当之友

星云法师:不当之友

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当中有好朋友有坏朋友,好的朋友可以患难同当,不时给你忠言,所谓“友直友谅友多闻”;不当的朋友是酒肉朋友,只想利用你,这就是不好的朋友。不好的朋友有四种: 一、笑而不...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孝顺父母不能等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孝顺父母不能等

尽孝等待就是一种遗憾,遗憾是不能补救的,不能补就的生命是无法挽回的。因为,生命也有它的保鲜期!一、孝敬父母不能等: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的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节 治秃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节 治秃

第四十节 治秃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