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和不执着的问题

根据网友文章进行简要整理:

学佛的朋友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要执著”这句话。这句话所指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例如有人讲戒律,旁边可能就会有人讲不要执著;有人说经典,也会有人说“不要执著”,或者还要加上,“不立文字”。还有人将正见、外道的区别,也会有人讲:不要执著,或者加上一句“一切法均是佛法”。于是一些学佛的同修就有些糊涂了。这些东西都不要执著,那么我该怎么做?

【 不应该执着】的是那些不真实的或错误的认知:

《圆觉经》讲: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就是说执著。错误的认知、认同,本来没有的东西,却认以为真,这是执著。那么不要执著呢?自然就是不要去认同、肯定、坚持那些错误的东西。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应该执着】的是那些真实的真理和正确的认知,否则我们如何了脱生死:

比如,楞严经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杀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偷,必落邪道”等。

《圆觉经》里讲:“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比如三皈依的“自皈依佛。誓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誓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誓不皈依外道邪众。”

《普贤行愿品》中讲到:“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佛涅槃后,我们佛弟子应以佛经为师,以戒律为师,这也是我们应该“执着”的。

做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迷了路,他肯定会细细研究手中的地图,好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时候如果一个人走过来说,你不要执著地图。”所以这种所谓的不执著论是没有意义的。

有了上面的原则,我们就好分了,比如坚持吃肉是执着,坚持吃素则不是执着而是慈悲;每天坚持念佛诵经持咒不是执着而是叫精进。生活中遇到烦恼等应该随时放下而不去执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证阿罗汉果最快的方法

证阿罗汉果最快的方法

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难,除了一人以外,所有人都丧生了。这唯一活命的人抓住一片木板,最后漂流到输帕罗卡港。上岸后,他用一片树皮遮住身子,坐在人们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有些过往的行人给他食物,有...

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开始风靡全宇宙,没喝过小青柑都不好意思自称茶友。有很多茶友在拿到小青柑后,都会纠结是该保持完整,还是该一把捏碎?或是吐槽:出味慢?茶味不足?在讨论哪种冲泡方法更适合之前,首先要先知晓一个原理:...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修证次第也叫道次第,它在藏传佛教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汉传佛教比起藏传佛教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一般说来没有道次第。实际上是有的,大概只有净土宗的道次第讲得不是很明确。天台宗...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节 治秃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节 治秃

第四十节 治秃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说情的燕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说情的燕

说情的燕一般世间的人,总认为燕来筑巢,是会发财,吉祥的因缘,愚倒不觉为然。去年佛堂刚整修好,就有燕子欲来筑巢,其位在走廊上方,每天早上都要扫鸟大便。我拿楼梯,爬到巢边对母燕说:你有多大的福报?要诸师...

我老板宣布不裁员,不降薪!你还好吧

我老板宣布不裁员,不降薪!你还好吧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企业和员工都深处危机,该何去何从?思想决定行动,价值观决定思想动机!前几天凌晨时分,我看到公司发布了管理层分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公司宣布不裁员,不降薪!我很欣慰,这说明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