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和不执着的问题

根据网友文章进行简要整理:

学佛的朋友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要执著”这句话。这句话所指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例如有人讲戒律,旁边可能就会有人讲不要执著;有人说经典,也会有人说“不要执著”,或者还要加上,“不立文字”。还有人将正见、外道的区别,也会有人讲:不要执著,或者加上一句“一切法均是佛法”。于是一些学佛的同修就有些糊涂了。这些东西都不要执著,那么我该怎么做?

【 不应该执着】的是那些不真实的或错误的认知:

《圆觉经》讲: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就是说执著。错误的认知、认同,本来没有的东西,却认以为真,这是执著。那么不要执著呢?自然就是不要去认同、肯定、坚持那些错误的东西。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应该执着】的是那些真实的真理和正确的认知,否则我们如何了脱生死:

比如,楞严经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杀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偷,必落邪道”等。

《圆觉经》里讲:“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比如三皈依的“自皈依佛。誓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誓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誓不皈依外道邪众。”

《普贤行愿品》中讲到:“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佛涅槃后,我们佛弟子应以佛经为师,以戒律为师,这也是我们应该“执着”的。

做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迷了路,他肯定会细细研究手中的地图,好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时候如果一个人走过来说,你不要执著地图。”所以这种所谓的不执著论是没有意义的。

有了上面的原则,我们就好分了,比如坚持吃肉是执着,坚持吃素则不是执着而是慈悲;每天坚持念佛诵经持咒不是执着而是叫精进。生活中遇到烦恼等应该随时放下而不去执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悲咒全文

大悲咒全文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è yē。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á mó ·ā lì yē。南无·阿唎耶。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婆卢...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恕他人就是给他新的机会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恕他人就是给他新的机会

宽恕他人就是给他新的机会有一天晚上,慧明禅师正在室内读书时,突然听到墙壁上有声响,猜想可能是个小偷,于是就叫弟子道:拿些钱给那凿墙的朋友吧!弟子走到邻室,大声地说道:喂!不要把墙壁弄坏,给你些钱就是...

达真堪布:家人产生幻听,怎样帮助他?

达真堪布:家人产生幻听,怎样帮助他?

达真堪布:家人产生幻听,怎样帮助他? 问;近来家人产生幻听,身心倍受折磨。去医院不配合治疗,说自己没病,是有魔在折磨她。听别人说这是附体冤亲债主所致。所以想请教您,念佛诵经或念咒是否能超度了附体的...

慧明法师开示录·附录

慧明法师开示录·附录

附录一心地法门之透关学佛人欲见本来面目,须要打破生死关头。欲打破生死关头,须要扫除无始以来身心恶习。欲扫除无始以来身心恶习,必须痛下持戒工夫。持戒功深,恶习渐除。一旦除尽,本性自现。惟心地法门之心戒...

吃素在美国

吃素在美国

有机专卖店为素食者提供品种齐全的选择。  有机蔬菜种植地     由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美国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特别多,死亡人数竟然超过癌症,排第一位。从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上看,那些素食者患高血压、心脏...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诚诵〈大悲咒〉治众难佛说〈大悲咒〉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的病患,现在爱死病(艾滋病)和肺炎病,也是八万四千种的病患其中的一部分。◎ 宣化上人学佛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比一天要有进步,一天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