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占察善恶业报经》:“......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

============

所以无论念佛、诵经、持咒,最好专心诚意,不要有那么多的杂乱念头。而远离妄念的根本还在于严持戒律,楞严经上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另外,如果不持戒,无论念佛还是诵经持咒,效果都大打折扣,这在很多经上都有说明的。[请看这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69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69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佛教称女性为女众,有关女众的地位,常被讨论的例子,是「八敬法」。依「八敬法」女众不能独立,必须仰靠男众,不能和男众共住,也不能离开男众太远而住;必须要请男众的长老上座...

《地藏经》开经偈

《地藏经》开经偈

《地藏经》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开经偈解释「无上甚深微妙法」,这是赞扬佛法的教理无上甚深,无上就是指世间没有一种学问可以超越佛教的义理。现代量子力学揭示,...

徐恒志: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徐恒志: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楞严会上,普问诸大菩萨及大阿罗...

天地之间就是我的禅院

天地之间就是我的禅院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小和尚继续哭:“我就是觉得不好。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不能错。”...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苏东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苏东坡

苏东坡很喜欢参禅,也喜欢跟和尚做朋友,他有一位和尚朋友叫佛印。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个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两腿一盘打坐参禅,境界很好,下了座也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风吹不动...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阴德尚书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阴德尚书

阴德尚书浙江台州有一位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姓应,名大猷。他羡慕山中的环境清静,远离尘嚣,是专心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恰巧城外山麓有一座精致的房屋,房主人因为屋中常常闹鬼,不敢住在里面,曾经租给好几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