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菩萨名号前要不要加[南无]以及字数问题的解析

[南无] [佛菩萨的名号]和念佛字数的问题解析

众生的分别执着层出不穷

许多佛法或法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

可能都已经覆盖上众生的分别执着,失去了真相

关于拜佛念佛持咒诵经回向放生皈依......各种问题,

末学都一再的解说,破除疑惑

下面是前几天在[入门实修版]发现的问题

希望透过下面的说明,能引导众生走向正确的观念

=============================

末学看到有些佛友发帖,

讨论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南无阿弥陀佛]

有的引用[印光法师]的说法,甚至可能偏离了原意

而开始规定只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

上述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现象,

几千年的佛法流传可能都有这种现象,虽然引用了佛经或大德的说法

但是也加上的自己的意思,而逐渐偏离了佛经的原意

所谓的[附佛外道]更是如此,虽然引用了佛法,但是参杂很多外道法

以下末学回到[阿弥陀佛]和[南无阿弥陀佛]的探讨

===============================

在台湾,一般佛弟子见面的问讯方式就是~

合掌,然后念一声[阿弥陀佛],

一方面让自己摄心恭敬,也让对方听闻佛号

这种方式,就算是出家人也是如此

所以一般来说,

大家在论坛上看到末学的问候方式也是如此

就是以四字佛号[阿弥陀佛]为问候

不过在内地,却有许多争执和讨论,

其实这是不明白修行的方便和次第,才会有这种种问题和疑惑

以下末学谈谈修行在不同次第的不同情况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在精进实修时期

在念佛方面

末学都是念[南无] [佛菩萨的名号],

佛菩萨的名号很多,

末学都有各种名号实修相应的经历

其实念佛应该要知道念佛的用意,

(参考: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l)

也要知道[南无]两字的意思,就是[真心归命],这才是[皈依]

而且更要在念佛的时候,真心归命于佛

而不是嘴念心不念

但是,实际上,许多人念佛,连[南无]的意思都不了解

而且大都是嘴念心不念,没有真心归命

所以祖师才会强调[南无]两字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念[南无] [佛号]

并且在念佛的时候,真心归命于佛

2.到了心法实修时期

这就不一定要加上[南无]两字了

因为明白心法的时候,当下念佛或随时都是真心皈依

而且这时候强调心法相印的各种修法,例如三昧觉观

所以重点在于心念和法义的相印和觉悟

所以佛经上讲甚深佛法的时候,

念佛都是破除佛号和佛相的

而是注重在正念实相,逐渐达到[不二]的次第

所以这时候不管有没有念南无两字,

其实都是真心恭敬归命于佛的

希望经过以上的说明,大家能有所了解

详细情况请深入经藏参阅佛经就能明白

所以,许多新进的佛友还没有深入经藏

误解念佛只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是颠倒了

难道不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七字吗?

不能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九字吗?

或[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十二字吗?

佛号很多,都可以念,

若偏执了,就是犯了[华严经]所讲的[受一非余]

自己还不懂,那是自己的因果,

但是如果发帖,这种误导众生的因果可不小啊

另外,

历代法师为了宣扬某种法门,都可能特别强调这些法门的好处

但是后人若因此犯了[受一非余]的偏见,可不能说没有罪过的啊

所以,还是自己多深入经藏,认识清楚比较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看开: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得先去喜欢别人

佛教故事:禅·看开: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得先去喜欢别人

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得先去喜欢别人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看来像一尊佛。佛印说。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佛印禅师...

非常神奇的茅山道术

非常神奇的茅山道术

茅山道术是道教的一种秘术,其用处非常的大,能够帮助人们驱赶妖魔鬼怪,能够帮人们化解他们的运势,能够帮人们化解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小孟自从他爷爷过世之后他就一直很不顺利,做什么事情都是莫名其妙的不成功...

清真菜升级 美味更健康

清真菜升级 美味更健康

日前,位于大沽南路的鸿起顺饭庄总店换上了新菜单,原来店里的200多道菜有180道菜品进行调整,这是鸿起顺十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换菜。说到老字号鸿起顺,很多读者马上就会想起红烧牛舌尾、老爆三、醋熘木须...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问: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答:虽然不愿去犯错误,但由于无明习气深重,正知正念稍有放松,便会违犯戒律学处。而这些恶业的后果,大家...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四)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四)

此经单以圆照觉相为宗,故位次不说所断,但约观行浅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对普贤章中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即净解未亡,当观行位。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即见觉为碍,当相似位。有...

佛教故事:罗汉菜:杀牲祭祀无异叫死牛吃草

佛教故事:罗汉菜:杀牲祭祀无异叫死牛吃草

杀牲祭祀无异叫死牛吃草从前外国有一大富长者,唯有一子,爱重无比。后来儿子得了一场大病,医药无效,在临命终时一心念佛,佛现形于前,心安意定,便生天上。父母痛念儿子,哭得死去活来,愁恼万分,每欲自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