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自杀的结果

星云大师宽心:自杀的结果

据有关统计,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3倍

自杀的结果是什么?是痛苦!

人为什么要自杀昵?必定是遇到痛苦、羞辱、难关,不得已,想要用死来获得解决问题。其实,自杀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衍生更多更大的痛苦。

自杀是自私的行为,自杀者以为可以一死了之,却留下了难以排解的痛苦给朋友、家人,令生者情何以堪!

自杀是弱者的行为。世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什么要用自杀来逃避昵?有了问题,可以请长者开导,请朋友建言,请家人帮助,为什么要自杀呢?真是懦弱到了极点!

自杀是愚昧的行为。自杀者对问题想不开,就是愚昧。因为愚昧无明,因为不明白人生的真谛,一时心结解不开,才以自杀来逃避现实。

自杀是苦上加苦的行为。自杀者不但肉体上痛苦,也会增加心灵上的折磨。

如果死后无知,何必以自杀来了决生死?自杀后如果有知,回首往事,难道就不苦了吗?

《自杀的真相》一书说,自杀者所感受的痛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投河窒息而死者,江水急进,肺气外逼,内外交攻,苦痛不堪;自缢而死者,气管闭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继而浑身麻痹,痛苦万状;服食农药、盐酸等中毒而死者,五脏坏烂,极痛难忍;服食安眠药而死者,头眩气促,五脏翻搅,有的暂停呼吸,心脏也停止跳动,与死无异,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会悠悠醒来,却已入殓,欲出无门,于是辗转棺木之中,恐惧痛苦而死。

自杀的人因为生意失败、情场失意、理想失落、因意外灾变而失去所有,在一切皆空的情况下受不了无,故以自杀来求得解脱。

社会上很多人有烦恼、有压力、有责任、有欲望、有得失,因为太多的有推不开,于是以自杀来逃避现实。

自杀也是杀生,业报很重。佛教讲善终,能够善终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自杀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是弱者的行为。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把一个生命结束,尤其是结束自己的生命。佛教讲无常,面对困难挫折,只要我们肯改善因缘,一切都会过去;只要我们肯改变现状,自能迎向美好的未来,这也是生命的可贵之处。希望吾人都能善自珍重,好好活出希望,活出自在,活出平安,活出光明。

佛光菜根谭

平安就是福报,功德就是寿命;

知足就是富贵,适情就是自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人与斧头

老人与斧头

佛经上有一则譬喻:一位孤苦无依的老者,一生贫困,只靠伐木维持生活,他手中的斧头已经跟随他几十年。有一天,一位从外国来的商人,无意中看见老人手持的斧头,顿时眼睛一亮,认出这把斧头不是普通的东西,是世间...

递出善良与真诚

递出善良与真诚

夫妻俩在楼下卖粉已有时日。简易的摊档,热情的笑脸,吸引了不少顾客。我去得多了,发现总有位衣衫陈旧的老人在摊档一隅等候。夫妻俩忙着手上的活,边微笑着客气地对他说,老人家,你稍等,这就给你搞。一会儿,夫...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 受了别解脱戒就能解脱了,那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呢?答:别解脱戒是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的戒,最起码也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比如说我们受持不杀生的戒了,这...

达真堪布:洗漱时如何修持摧破金刚修法?

达真堪布:洗漱时如何修持摧破金刚修法?

达真堪布:洗漱时如何修持摧破金刚修法? 问:洗漱时如何修持摧破金刚修法?答:洗澡、洗脸、洗手的时候念心咒,然后观想,水是摧破金刚佛降下的甘露,沐浴自己的身心,消除了病障、魔障、烦恼障、习气障。自己诚...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生奉行的义务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生奉行的义务

一生奉行的义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帝释因为不放逸,所以成为诸天王;精进受人赞叹,放逸受人诃责。有一天,离车国的摩诃利王子,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所问经》。佛陀的生动叙述,让王子以为佛陀一...

悟妙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

悟妙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

请问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世亲菩萨以及宗喀巴大师都宣说了善知识的法相。末法时期,具有全面功德的善知识较少,但最主要归纳为三点:1、戒律清净,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