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生活中如何自我提升

星云大师宽心:生活中如何自我提升

一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目犍连来到庵摩罗园。很多年轻的比丘看见师兄回来,都很欢喜,赶快出来迎接,很多人一起讲话。佛陀看到了,大声喝道:舍利弗、目犍连,出去!你们不要再这样叽叽喳喳,好像渔夫撒网被网上来的鱼,蹦蹦跳跳的,一刻也没有停止,你们这样像话吗?

弥兰陀王曾为此事问那先比丘道:佛陀没有修持吗?怎么也有那么大的嗔恨呢?

那先比丘回答:好比一个人,走路的时候被树根、树枝绊了一下,或者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这种情形,并不能责怪大地,大地并没有动摇,只是他自己不小心;佛陀亦如同大地一般,他并无好恶喜怒,法制如此,是舍利弗、目犍连本身的问题,佛陀并没有动摇他的喜怒。譬如我们看到父母打骂子女,或者看到部队长官训斥属下,有时候也很严厉,其实那是慈悲,并不是嗔怒。

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肯修行的人最安住,有智能的人最可贵。从前我在丛林里参学,当时所受的教育可以说是打骂的教育,眼睛不可以乱看,嘴巴不可以乱说,否则随时都要挨打挨骂。例如在禅堂里参禅,无理三十棒,有理也是三十棒。在那种情形之下,打也好,骂也好,看起来都与佛法无关,或许有人会认为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事实上,为了加速一个人的完成,为了求证佛法大意,有时候却不得不如此,因此这个时候的打或骂也都变成了佛法。所谓棒喝下的禅悟,就是此意。

精神的提升需要苦修,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修行来提升自我呢?

一、如何处理衣食住行

衣服,为蔽体之用,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也不能故意穿着垢腻破烂之衣而表示修行。衣服不整齐,或太华丽,将为世人所讥;若穿着太破烂,亦将为人所耻。佛陀曾教弟子于穿衣时当念偈云: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若着下裙,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若整衣束,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饮食,乃为增益身心,不必拣挑。佛陀曾教诫弟子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粒米维艰,来之不易,因此吃饭时不能作贱饭粒,应想到农夫的辛苦,应带着感恩的心情欢喜地受食。

至于住、行,当以方便为宜,不应尽贪求享受。以佛法来说,一个修行的佛弟子要时时警策自己的生活,不要流于糜烂,以禅悦为食,以道德为衣,以虚空为安住,以无牵挂、自在的心境为行,不必萦萦于物质的追求,而为物欲所束缚。

二、如何安排身心世界

一个修行的人,虽然不必太重视于身心的安适享受,但也不能过分虐待自己的身心。有些人非山珍海味不能进食,非绫罗丝绸不能为衣,非高楼洋房不能为屋,非轿车不能代步,在物欲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试问又如何修行办道?有些人反其道而行,衣不衣,食不食,以表示自己的清高操守,若因此糟踏了自己的身心,又拿什么来修行佛道?佛说人身难得,又说借假修真,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弟子要适当安排自己的身心,不使自己迷失于物质的诱惑,又能精进于修行办道。

《法句经》说:弓工调角,水人调船,材匠调木,智者调身。《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佛陀曾说,一个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一、久坐不饭;二、食无贷;三、忧愁;四、疲极;五、淫佚;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十、制下风。

一个人应该懂得安排自己的身心,虽四大假合的色身,却是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三、如何和谐人际关系

人应该如何与别人相处?我以十六个字作为相处之道,即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一般在人我之间发生争执,不外乎为了我大你小,我有你无,我乐你苦,我对你错等问题。如果在地位上,把大的让给他人,自己甘居于小位,争执就无从生起;在物质上把多的、有的给他人,在工作和享受上把轻便的、快乐的给他人,凡事错的自己承认,果真如此,则人我之间绝无争执的事端,大家一定能够和乐相处。或许有人会以为,把大的让人,把物质、享受等让人,自己承认一切错处,这岂不成为天下最大的傻瓜吗?其实,大智若愚,那被认为是最大的傻瓜才是真正有智能的。世间上的物质不论积聚多少,终有散失用罄之时;拥有崇高的权位,在位时叱吒风云,得心应手,当大限来到时,依然如过眼烟云。辛苦争得来,又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已?人生所要争取的,除了名位、物质、享受外,还有很多,譬如高尚的人格、精神上的信仰、逍遥自在的人生。众人要的功名富贵留给他们,众人不要的人格道德自己好好持有,如此则不但在人际间可以与人和谐相处,在人生的修持上亦可获得良多。

四、如何使用金钱财物

佛陀曾说:金钱是毒蛇。但一个在家修行的人却不能没有金钱财物,妻子儿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药费,如果没有钱财又如何安置他们呢?但是,若一味地为赚钱而拼命,毫无精神的修持生活,钱财再多,这种人生也未免太没有意义了。

金钱只要取之有道,不必顾虑它是毒蛇,关键是是如何使用金钱。若尽管储存、积聚,却不知修福、不知供养,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益处?当一个人无常来临、大限一到,还不是赤手空拳地离开人世,留下庞大的家产,不是被充公,就是令兄弟阅墙,这岂不是枉费了一生的辛劳?

佛光菜根谭

用慧心观照五蕴皆空,用自心领导六根生活,

用信心开发自我潜能,用慈心与人和谐相处,

用孝心重整伦理道德,用爱心拥有快乐生活,

用悲心成就利生事业,用喜心涵容宇宙万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大石神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大石神

大石神在故乡,有山溪,名盐井河。河之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坡斜颇陡,路甚崎岖,一下一上,约十五里,为川黔运盐必经之要道。西坡途中,有一杨姓人家,名叫洪发,每逢炎暑季节,就卖些茶水,以供行人解渴。有一年...

长久生死中,我们的福报都哪里去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菩提长老:宽容与多元

菩提长老:宽容与多元

宽容与多元[中译]良稹Tolerance and Diversityby Bhikkhu BodhiToday all the major religions of the world must r...

海涛法师:成立无形的孤儿院是什么?(堕胎)

海涛法师:成立无形的孤儿院是什么?(堕胎)

海涛法师:成立无形的孤儿院是什么?(堕胎) 问:法师说要成立无形的孤儿院,什么叫无形的孤儿院? 答:就是如果有堕过胎的人,请你把那个小孩子交给我,你堕胎几个写一下,我们法师有空,就帮忙取三个法号:忍...

造地藏菩萨像礼拜将永远不下地狱

造地藏菩萨像礼拜将永远不下地狱

造地藏菩萨像礼拜将永远不下地狱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地藏经...

二 婚姻的本质

二 婚姻的本质

二 婚姻的本质问∶婚姻的本质是什么?答∶婚姻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和唯识的。婚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是诸因缘合和的产物,爱欲是内因,其它的条件均是外缘。它的本质,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