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感应与灵验事迹

学佛我只能说一知半解,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有一颗虔诚的心,坚持原则,既然信了佛教就要保持信佛人的信念,就是一心念佛,但我也每天在念“金刚经”两三篇,虽然念了两三年,至今仍不专,即不安心之意,这毛病仍无法改正,“盼请各大德指正”。

在念佛方面,有时也只是有口无心,但仍护佛护佑,这是在两、三年前所发生的两件事实,有一次在春节期间我晚上十一时由桃园北上林口时;当车子刚上高速公路车速还未加速时突然一辆大型游览车驶到我的车道,我只好近靠路肩但仍被游览车尾部打到后照镜,这时我的车被他一碰撞到护架上差一点就翻下高速公路,后经对方理赔,未生大事。也是念佛之功吧?

第二次是发生平常上下班时间,因为大交通车走山路很窄再加弯路特多,随时易生危险,因为信佛也就随时在默念佛号,当车行至大转弯处,突有一辆轿车飞疾驶来,我的车子喇叭突然响了一声,对方慌忙靠边驶过未生事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后想这都是念佛的功果,诚属不虚,因为车子喇叭一切正常并不是平常有线路毛病,当时情况我已来不及按喇叭了,而喇叭自动响了一声,化解了一场悲剧,自此以后更加强了我的信念,不论在任何环境下,我都在默念佛号,真的所谓心诚则灵也。

信仰大都是劝人向善,无论你信什么教都是一样,首要诚心,这诚心就可感动天,因为神佛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同时佛更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以我们凡人所做的一切善恶都逃不过佛眼,如果我们每人都能信仰佛教,深信因果,绝不做亏心之事,也不做伤天害理之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人都能和平相处,这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今天社会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换季时代,父不父,子不子,乱伦杀盗抢强暴事件,每天都有所闻,大多数人都在崇拜金钱,好像有钱就是大爷,像颜回夫子的人实在太少了,我们虽然力量有限,但我们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所谓人为善福虽未到,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来,福已远离,做人凭良心,做事靠勤劳,如果每人都能做到,想信定可改变我们的社会风气,达到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时代,该有多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胸襟宽广将恶缘转成善缘的故事

胸襟宽广将恶缘转成善缘的故事

时近傍晚,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声隆隆,天,下起了大雨。雨势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怎么办呢?」和尚着急四望,所幸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只好拔起脚步去求宿一宵,避避风雨。庄园很大,守门的仆...

空间距离不是问题

空间距离不是问题

空间距离不是问题, 善良的人如喜马拉雅山, 即使身在远方,但声誉到处传播; 邪恶的人如夜晚射箭, 虽然近在咫尺,别人却视若不见。 给孤独长者和郁瞿娄年轻时,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受教。郁瞿娄有位儿子,给孤...

24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24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所谓带业往生,是净土行者的观念,但在净土经典里面,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名词。所以,数年前曾有密教的瑜伽士和显教的净土行者之间,发生了一场「消业往生」和「带业往生」的论战。不过,根...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故事改变了你?还是你改变了自己?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故事改变了你?还是你改变了自己?

故事改变了你?还是你改变了自己?戒嗔喜欢讲故事,根源是来自智缘师父,每隔一段时间智缘师父都会在佛堂里为来寺里的信徒们讲佛法故事,时间也不确定,偶尔会通知大家下一次开讲故事的时间,有些执著的人会天天到...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十三】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

大安法师:娑婆世界道难成

大安法师: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世界道难成【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佛无彼此皆同体,地有东西是假名。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娑婆世界天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