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达人丰子恺:不喜欢吃 所以不吃

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作品无数,他本身也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并且对食素者颇有研究和感触。

他说:世间素食的人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我的素食是主动的。其原因,我承受先父的遗习,除了幼时吃过些火腿以外,平生不知任何种鲜肉味,吃下鲜肉去要呕吐。三十岁上,羡慕佛教徒的生活,便连一切荤都不吃,并且戒酒。我的戒酒不及荤的自然:当时我每天喝两顿酒,每顿喝绍兴酒一斤以上。突然不喝,生活上缺少了一种兴味,颇觉异样。但因为有更大的意志的要求,戒酒后另添了种生活兴味,就是持戒的兴味。喝在未戒酒时,白天若得两顿酒,晚上便会欢喜满足地就寝;在戒酒之后白天若得持两会戒,晚上也会欢喜满足地就寝。性质不同,其为兴味则一。但不久我的戒酒就同除荤一样地若无其事。我对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类的诗忽然失却了切身的兴味。但在另一类的诗中也获得了另一种切身的兴味。这种兴味若何?一言难尽,大约是“无花无酒过清明”的野僧的萧然的兴味罢。

被动的素食,我看有三种:第一是一种营业僧的吃素。营业僧这个名词是我擅定的,就是指专为丧事人家诵经拜忏而每天赚大洋两角八分(或更多,或更少,不定)的工资的和尚。这种和尚有的是颠沛流离生活无着而做和尚的,有的是幼时被穷困的父母以三块钱(或更多,或更少,不定)一岁卖给寺里做和尚的。大都不是自动地出家,因之其素食也被动:平时在寺庙里竟公开地吃荤酒,到丧事人家做法事,免强地吃素;有许多地方风俗,最后一餐,丧事人家也必给和尚们吃荤。第二种是特殊时期的吃素,例如父母死了,子女在头七里吃素,孝思更重的在七七里吃素。又如近来浙东大旱,各处断屠,在断屠期内,大家忍耐着吃素。虽有真为孝思所感而弃绝荤腥的人,或真心求上苍感应而虔诚斋戒的人,但多数是被动的。第三种,是穷人的吃素。穷人买米都成问题,有饭吃大事已定,遑论菜蔬?他们即有菜蔬,真个是“菜蔬”而已。现今乡村问这种人很多,出市用三个铜板买一块红腐乳带回去,算是为金家办盛馔了。但他们何尝不想吃鱼肉?是穷困强迫他们的素食的。

逢到几个初出茅庐的新青年声势汹汹似地责问我“为什么不吃荤?”的时候,我也只有回答他说“不欢喜吃,所以不吃。”

丰子恺先生不仅在饮食上食素,还结合自己的文化修养创作出《护生画集》。《护生画集》是一部奇书。画集缘起于一九二七年。当年,丰子恺先生在上海江湾的家里,接待弘一法师,也就是著名的李叔同先生。在丰先生生日这天,他以弘一为师,皈依了佛法。大约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商量由擅长绘画的丰先生作画,由精通佛法的弘一法师撰文,共同编写《护生画集》。《护生画集》中的画,是他素食后的感想的造形的表现,它亦是爱护生灵与心灵的呼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以毒攻毒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以毒攻毒

纪文达公,讳昀,清朝学者、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录其平时所见所闻奇异之事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约三十万余言,详述因果六道轮回之事征,多系真人真事。民国陈荻洲居士,依此笔记摘录百篇,题为...

女友分手十天都没有联系我 大师给你支支招

女友分手十天都没有联系我 大师给你支支招

在这个年代,分手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感情似乎也开始变的廉价了。如果女友分手十天都没有联系我,我应该如何挽回她呢?接下来就让大师教教你吧!1、分析原因。你要追溯到分手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究竟是情绪...

佛为众生 茶蕴万象

佛为众生 茶蕴万象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落寞。也可以说是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节里饮茶,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会的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

食施获五福报经

食施获五福报经

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

男人有了新欢 这些举动会出卖内心的

男人有了新欢 这些举动会出卖内心的

都说恋爱中的女生,都想判官一样敏感和机智,她们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的把控,可以说是到了一种极致的程度,基本上所有女生,都会担心自己的男朋友会背着自己有新欢,特别是当两个人处于异地或是某些特殊阶段的时候。...

西藏有关中阴解脱的两个小故事

西藏有关中阴解脱的两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牧羊人,他常单独带著羊群到山上放羊,到了中午,他就在附近一个大寺庙旁吃中饭。这座寺庙的墙上画有一尊愤怒本尊,但牧羊人根本不知道这画像代表什么,当他吃饭之时,他都会将饭分一半给这位本尊,说道...